在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發布通知表示將分批投放銅、鋁、鋅等國家儲備后,銅價本周三跌至近兩個月來的最低點。大宗商品牛市正式“熄火”了嗎?
“美國定價的原油、銅鋁鉛鋅等基本金屬以及玉米豆粕等農產品還有上升空間,供給、需求以及貨幣因素都還較為有利于上漲,但上升也進入了尾部階段。 以中國定價的黑色產業鏈(螺紋、煤、兩焦等)已進入頂部區間,未來高位寬幅震蕩為主。同時,受碳達峰、碳中和影響,市場需求并不太強。近期政策開始適度調整,貨幣端也越來越不利于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高位震蕩后將會下行,并且會有較大的下行空間。”中航信托宏觀策略總監吳照銀說。
增大供給
為進一步控制大宗商品漲價帶來的壓力,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于近期分批投放銅、鋁、 鋅等國家儲備。截至北京時間6月17日,LME倫銅報9465美元/噸,創近兩個月新低;LME倫鋁報2413美元/噸,創兩周新低。
“具體來說,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將于近期分批投放銅、鋁、 鋅等國家儲備。投放面向有色金屬加工制造企業,實行公開競價,相關工作由國家物資儲備調節中心具體負責。基本面方面,上海洋山現貨銅升水目前跌至21美元/噸附近,為2016年以來的最低水平,且同比降低 81%,暗示現貨需求并不旺盛。”中銀國際大宗商品策略師靳怡東對記者表示。
這段時間大宗商品價格上漲過快,對實體經濟特別是制造業企業造成較大影響。截至5月底,彭博商品指數今年以來上漲了近25%,較2020年4月的低點上漲了60%以上。指數表現其實還掩蓋了部分商品的驚人漲幅——銅價較2020年3月的低點上漲了125%,盡管銅價已較2021年5月的高點下調了9%;布倫特原油較2020年4月略低于20美元/桶的低點上漲了近280%。
國家發改委表示,部分大宗商品價格漲幅明顯偏離供需基本面,超出了恢復性上漲的合理范圍,目前有關部門已經開展大宗商品市場監管,約談重點行業企業及協會,調查核實涉嫌操縱市場、哄抬價格問題的有關線索。
“我們還將會同有關部門,視市場變化,適時開展多批次投放,及時增加市場供應,緩解企業成本壓力,促進價格回歸合理區間。”國家發改委新聞發言人孟瑋稱。
近兩個月,有關方面從三方面出擊,部分大宗商品價格回落。一是加強供需雙向調節,比如,落實提高部分鋼鐵產品出口關稅等政策,督促重點煤炭企業在確保安全前提下增產增供,抑制“兩高”項目盲目上馬,開展鋼鐵去產能“回頭看”檢查等; 二是開展大宗商品市場監管,聯合調研市場交易情況,約談重點行業企業及協會,調查核實涉嫌操縱市場、哄抬價格問題有關線索;三是紓解市場主體生產經營困難,特別是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的幫扶政策落實力度,包括出臺了《關于完善重要民生商品價格調控機制的意見》等。
銅、鋁價格波動將加劇
此次,受拋儲影響最大的品種有銅、鋁等,各界預計相關品種未來的價格波動將擴大。
就鋁而言,今年以來由于環保政策下的減產趨勢以及需求復蘇,鋁價大幅攀升。根據安泰樂(Antaike)的分析,煉鋁廠的利潤達到紀錄高位。2021年4月,中國鋁冶煉行業的平均生產成本13400元/ 噸,現貨鋁的價格是18000元/ 噸,因此該行業的平均利潤4600元/噸,一些低成本的煉鋁廠利潤則達7000元/噸以上。2020年6月起,全行業實現盈利。大量的鋁冶煉廠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持續獲得高額利潤,這在鋁行業歷史上實屬罕見。
中國的鋁冶煉行業預計將在未來幾年實現碳達峰。除了產能“天花板”之外,各界認為中國鋁行業可能也會面臨產能上限。安泰科分析師申凌燕對記者表示,據國家電網統計研究,今年一段時間內,內蒙古西部、湖南、湖北、廣東、云南、廣西等省電網在部分用電高峰時段將出現供電緊張的情況,預計會采取有序的用電或需求響應措施。此外,由于存煤量和云南熱電廠發電量的下降,云南省各地供電企業從5月10日開始已實施非高峰功耗測量,減載率由10%提高到40%,當地的鋁廠已開始減少電力消耗或關閉電力線路。
申凌燕認為,鋁價波動區間在多種因素的影響下不斷擴大,但仍可能在較長時期內保持上行趨勢。積極的因素在于,疫情得到控制,國內外經濟持續向好,發達市場的貨幣環境空前寬松,充沛的流動性也抬高了價格。同時,供應緊張將支撐現貨價格。碳達峰對生產形成硬性限制,碳交易將推高成本中心。
但風險同樣存在,市場不可低估政策調控的決心,拋售國儲短期可能使得鋁價承壓;流動性收緊預期也可能沖擊商品價格此外;在多頭預期過多、投機情緒過于強烈時,一旦情緒出現轉向就容易造成踩踏。
就銅而言,在流動性盛宴、投機情緒高漲和綠色革命的推動下,此前LME倫銅價格一度突破10700美元/噸的高點。但近期在中國的調控措施影響下,市場價格出現明顯的回調。同時,美聯儲縮表的預期也導致多頭獲利了結。
靳怡東對記者表示,如果美聯儲暗示將比市場預期更早縮減購債,就有可能出現“縮減恐慌”重演的風險并令商品市場承壓。在上個報告周中,投機者將Comex銅凈多頭削減3千手至1.6萬手。
就中長期而言,市場對銅的中長期需求也仍有期待。“銅價在過去12個月漲幅驚人,倫銅漲幅超120%,美銅漲幅約為80%,原因是需求大大超出了供給。‘綠色革命’也導致銅的需求量大幅度上升,因為電動車要消耗的銅是傳統內燃機的3倍。”City Index資深分析師Tony Sycamore對記者稱,可能市場仍然面臨一個結構性的供需失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