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線電子商務平臺京東一直以來都熱衷于投巨資建立自有的物流和倉儲基礎設施,并已經開始從這樣的投入中獲得回報。這樣做的好處之一是能夠按照自身可控的標準和速度為電商平臺的消費者提供高質量的服務,這也是美國電商巨頭亞馬遜取得成功的一個關鍵因素。
正如亞馬遜通過投資建立自營的航空貨運企業Prime Air那樣,京東也已經真正開始走在了經營自有品牌航空貨運企業的路上。根據中國民用航空局8月3日發布的公示信息顯示,江蘇京東貨運航空有限公司(下稱“京東航空”)申請籌建已經民航華東地區管理局初審同意。這也意味著在經過此前多年通過與其他航空貨運企業合作以及包機運營等嘗試之后,京東開始正式入場操盤航空貨運業。
自營貨航獲批籌建
公示信息顯示,京東航空注冊資本為人民幣6億元,由宿遷京東展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和南通機場集團有限公司合資成立。其中宿遷京東展銳企業管理有限公司現金出資人民幣4.5億元,占75%;南通機場集團有限公司現金出資人民幣1.5億元,占25%。
南通興東國際機場成為京東航空的主基地,京東航空申請的經營范圍包括國內(含港澳臺)、國際航空貨郵運輸業務,成立初期機隊將由波音737-800系列機型為主。
京東早在2007年前后就已經開始投資于自建物流領域,并在2017年成立了京東物流集團,除了服務自營的電商業務之外,還經營著包括快遞、同城配、重貨、冷鏈等諸多業務領域。
正如亞馬遜Prime Air早期是通過與包括ATI貨航、ABX Air,阿特拉斯航空和Kalitta Air這類北美專業的航空貨運企業合作開展航空貨運業務,京東航空同樣也是先通過與國內幾家航空公司在貨運業務上的合作起步,到與天津國際貨運航空公司合作開始全貨機的運營,直到2020年斥資30億收購跨越速運這樣的成規模的包機運營商,一步步展開著在航空業務上的布局。
2020年10月,京東與蕪湖市政府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按照當時雙方發布的計劃,京東將投資950億元打造全球超級港,其中包括組建航空公司、京東貨航運營基地、京東大學航空學院、空港產業園等等航空產業集群。規劃到2045年機隊規模達500架,貨運吞吐量達800萬噸。
而根據2018年京東與南通市政府簽訂的合作協議顯示,雙方計劃將南通機場建設成為京東航空貨運樞紐機場,并在2019年開工建設。
航空貨運新力量
自去年上半年開始,受新冠疫情影響,全球航空貨運出現運力危機,特別是中國在這個領域的短板已經影響到供應鏈安全和國際貿易等諸多領域,因此政府部門先后出臺諸多法規和保障措施,希望能夠真正推動國內相關領域做大做強。
目前國有的航空貨運力量除了“三大航”之外,還包括基地設在南京的中國郵政航空,此外就基本為民營企業的舞臺。其中順豐航空是目前中國規模最大的航空貨運企業,不僅運力規模和網絡領先,還投資百億級參與建設亞洲首個專用貨運機場湖北鄂州花湖機場,未來將按照全球規模最大的航空貨運企業聯邦快遞的模式在國內和國際市場“鋪網”。而另一個民營快遞巨頭圓通速遞也投資建立了圓通貨航,并計劃在嘉興機場建設全球航空物流樞紐,同時還在西安參與投資了西北國際貨運航空。
當然,與這些物流企業參與建設的航空貨運企業不同,京東航空的模式更像是亞馬遜Prime Air,通過在北美乃至全球其他地區遍布的亞馬遜自營倉儲設施鄰近的機場開通航線,提升貨物流轉的速度。Prime Air從2016年成立至今短短五年,就已經成為運營著包括波音737和767貨機規模超過70架的貨運航空公司,并有預測在2028年達到200架運力規模。
而同樣經營電商業務的阿里巴巴集團發展航空物流則是另辟蹊徑,其物流服務平臺菜鳥網絡自身并不運營相關的基礎設施,只是通過平臺來整合運力,但按照菜鳥網絡不久前披露的數據顯示,其目前每天的國際包裹運輸量已經超過聯邦快遞和DHL,成為全球四大國際快遞網絡之一。
目前以跨境貿易為主驅動力的航空貨運業務仍然處在一個強勁的市場周期,根據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下稱IATA)7月底發布的全球航空貨運定期報告顯示,2021年上半年航空貨運增長率創下2017年以來的最強業績,達到8%,全球航空貨運需求(按照貨運噸公里或“CTKs” 計算)同比2019年6月份增長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