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月來,多家“平安系”公司高管開始買買買。
9月6日晚間,平安銀行(000001.SZ)公告稱,公司董事長、部分董事、監事、高級管理人員及其配偶等分別于9月1日至9月6日期間,以自有資金從二級市場買入公司股票,成交價格區間為每股17.15元至18.56元。
截至9月7日13:10,平安銀行報18.52元/股,漲0.38%。
具體來看,董事長謝永林增持2.67萬股,監事長邱偉增持5萬股,副行長楊志群增持5萬股,副行長兼首席財務官項有志增持2萬股,副行長鞠維萍增持3萬股,行長助理張朝暉增持2.6萬股,副行長郭世邦配偶增持2萬股,董秘周強配偶增持5萬股。董事、行長胡躍飛以增持10萬股居買入排行之首。
半年報顯示,平安銀行上半年實現凈利潤175.83億元,同比增長28.55%,其中信用卡總交易金額1.81萬億元,同比增長12.8%。截至6日收盤,平安銀行A股報收18.45元/股,漲幅2.27%,總市值達3580億元。
第一財經記者觀察到,除平安銀行外,多家“平安系”公司開啟了增持之路,以增加投資者信心。
比如,剛剛增持了2.67萬股平安銀行的謝永林,因同時擔任中國平安總經理、聯席首席執行官,近日還增持了中國平安。若以17.15元/股最低價計算,前者耗資45.8萬元;而增持后者是以51.86元/股的均價,耗資約50.8萬元,前后共花費96.6萬元。
8月27日,中國平安開啟了連續多個交易日的回購,多位高管加入增持之列。除謝永林外,中國平安集團聯席首席執行官陳心穎,董事蔡方方,職工代表監事孫建一、王志良,高級管理人員陳克祥、黃寶新、張小璐、胡劍鋒均在本次回購期間存在增持(因本公司核心人員持股計劃歸屬導致的股份增加除外)公司股份的計劃。
謝永林在中期業績發布會上表示,公司對未來充滿信心。“最直接的表現是我們公布了擬實施50億~100億的回購計劃,回購資金來源于公司自有資金。持續提升分紅水平,同時高管增持公司股票。”
值得注意的是,中國平安董事長馬明哲也在增持的高管名單中,這是他自2007年中國平安登陸A股以來首次在二級市場增持。9月3日,馬明哲買入4萬股中國平安,買入均價51.4元,耗資205萬元。
根據9月3日發布的回購公司A股股份的進展公告,當日中國平安再次回購53.21萬股A股,最高價50.95元/股,最低價50.72元/股,耗資2705.58萬元,累計回購超過3000萬股,回購總金額超過27億元。
同樣是在8月,曾經為平安集團金融技術解決方案部門,后成為平安集團孵化的科技類“獨角獸”企業之一的金融壹賬通也公告宣布,公司核心管理層擬增持金融壹賬通股份,金融壹賬通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以及其他管理人員計劃在3個月內使用個人資金購買至多1000萬美元的金融壹賬通ADS。管理團隊已經同意對擬議購買的股票設置至少6個月的禁售期。
8月10日,陸金所控股(NYSE: LU)披露2021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的同時,宣布將在原有基礎上未來12個月增加回購多達7億美元的ADS,累計回購將達10億美元。
而就在3個月前,陸金所董事會才剛剛批準一項3億美元股份的回購計劃。6月底,該項回購已基本完成,其中公司層面實行了2.81億美元回購了約2300萬ADS,公司管理層則根據500萬美元的高級管理層股票購買計劃購買了約40萬ADS。
高管增持往往出現在股價低位,當出現市場環境變差,或投資者情緒不穩定的時候,高管增持一方面可以給市場投資者以的信心,另一方面也是自己對于公司發展的信任。因此,高管增持釋放出的是積極信號,股價通常也會隨之上漲。
至于上漲多少,能漲多久,卻并不是增持就能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