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IC
首批129只個人養老金基金揭曉,即將過去一個月時間。此后,39家代銷機構相繼加入,券商亦成為搶灘者。
目前,華泰證券(601688)、中信證券(600030)、廣發證券(000776)等14家證券公司開啟個人養老金基金代銷。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采訪了解到,券商正積極籌備和探索個人養老金的代銷工作,但進展程度存在差異。其中,部分券商已經和多家基金公司合作,并“火速”上線了相應產品。
(資料圖)
14家券商展業幾何,未來如何助力個人養老金落地?
券商備戰:全線上架產品進行時
中國銀河證券養老業務負責人告訴貝殼財經記者,銀河證券官方APP已經特設“個人養老金專區”,目前公司同多家推出個人養老金基金的公募基金公司達成合作關系,產品貨架豐富,供投資者自由選擇。
銀河證券代銷業務已開啟加速度。11月18日,首批個人養老金基金名錄共納入40家基金公司旗下的129只養老目標基金產品。目前公司已同39家基金公司合作,旗下128只產品都會陸續上架,剩余1家正在推動準入當中。未來證監會每季度發布新的名錄,公司會同步上架和移除產品。
國泰君安告訴貝殼財經記者,11月28日公司已經上線相關產品,當天實現個人養老金業務首戶首單首筆交易。彼時,國泰君安(601211)已與四家資金賬戶行聯通且平穩運行,并持續增加中,客戶可通過國泰君安購買可供券商渠道代銷的全部Y份額養老目標基金。
個人養老基金開閘,券商備戰的身影并不難尋。廣發證券表示,自4月以來,公司已從系統開發、業務測試、投資者教育等多方面為服務個人養老金業務實施做足準備,已與首批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對應的基金管理人建立代銷合作關系,計劃全量上線代銷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
對于券商的優勢,廣發證券認為,券商具有完善的投研體系和高素質的投研團隊以及具備強大的投顧團隊。相較于其他代銷機構,券商的投顧隊伍在資產配置和權益投資方面更具專業優勢。
不過,在平安證券看來,擺在券商面前的還有挑戰。相較于銀行,券商個人養老產品的代銷品類有限,網點和隊伍規模相對較小。
中國銀河證券認為,以境外第三支柱建設比較領先的國家經驗看,個人養老金規模將是一個緩慢爬升的過程,第一二年總規模可能是千億級。由于可投范圍較廣,能進入資本市場的資金量不一定占很高比例,未來五年到十年可能達到萬億規模,進入資本市場的規模也同步提升。這一業務在券商財富管理模塊不一定收入很高,但社會影響積極,是一項值得投入的事業。
券商能否實現“一站式購買”?
貝殼財經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目前券商可代銷的個人養老金產品主要是公募基金和養老保險理財,暫時無法代銷銀行存款和理財子產品。而券商未來是否有望獲得發行權也是市場關注的焦點。
中國銀河證券表示,銀河證券擁有個人養老金投資范圍中的公募基金和養老保險產品銷售資質,會立足兩個產品大類做好個人養老金客戶的交易服務和理財咨詢服務。目前養老理財只能在銀保監會公布的銀行和理財公司白名單銷售。
據其介紹,中國銀河(601881)證券已給分支機構做過多場業務培訓,同時也組織了多場客戶線上會議,宣傳推廣個人養老金政策。公司主要向社保繳納地為先行城市(地區)的客戶進行政策宣講,客戶普遍比較感興趣。
廣發證券表示,受制于代銷品種的限制,券商“一站式購買”更多地體現在兩方面:券商作為金融產品銷售機構,一方面引入符合要求的金融產品,圍繞客戶需求打造個人養老產品體系,擴大財富管理業務規模。另一方面發揮基金投顧優勢,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個人養老金資產配置建議。
“目前,廣發證券正在積極爭取和探索開展個人養老金代銷業務。”廣發證券表示。
中國銀河證券企業年金管委會委員、研究院基金研究中心負責人胡立峰認為,養老第三支柱需要公募基金長期專業投資價值,公募基金也需要養老第三支柱所提供的巨大發展空間,但二者之間還需要“交互適應、磨合融合”。在投研體系、產品運營、銷售推廣等方面都需要適應性改造與優化。養老事業是一輩子的事情,需要公募基金行業參與該業務時“慢下來”“靜下來”“穩下來”,一直高度市場化迅猛發展的公募基金行業需要為此作出適應性調整。
廣發證券認為,券商要想獲得個人養老金基金產品發行權,需先直接/間接獲得公募牌照,包括參控股公募基金公司、設立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或以券商總部為主體申請牌照并在公司公募業務部等部門開展公募基金管理業務。其中,券商資管子公司申請公募牌照當屬一種成本較低、與券商系統協同度較高、更靈活的方式。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王進雨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