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雜的問題,都會被技術解決,改良從未停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消費復蘇是一季度的主題,統計局數據顯示,一季度國內GDP同比增長4.5%。
這一趨勢也反映在保險行業。日前,互聯網保險代理平臺螞蟻保公布了旗下“金選”保險1季度用戶服務報告。數據顯示,第1季度螞蟻保“金選”保險中,養老、年金及儲蓄類保險銷售火爆,同比大增324%,同時,旅行險銷量大增,同比上漲167%。
用保險的手段來規避未來不確定的風險,已經越來越多年輕人的選擇。只是,大家對保險的認知還是有限,朋友推薦、內容種草,仍是年輕人買單的主要途徑。免責條款有哪些?具體賠付比例是怎樣?需要理賠時,要走怎樣的流程……太多人不清不楚。
這些痛點,按《商業的本質》所說:就是缺了“探求真實,建立互信”的過程,而科技創新正是解藥。
好產品自帶buff
近幾年,大眾的保險意識都提升不少,但對保險的理解卻鮮有進步。小郝自己金融科班出身,也常對保險條款不能理解,每個字都認識,合起來卻像是天書。
我的朋友羅軍,有20年保險經驗,結婚10多年,每天耳濡目染也沒用,夫人還是會問最基礎的保險問題:“醫療險、重疾險有啥區別?”
羅軍告訴小郝:因為保險產品有復雜的金融精算組合,嚴謹的法條規制。保險與保民的信息不對稱難以抹平,難以抹平,才是人間真實。
但別忘了古羅馬大咖賀拉斯說的:克服的困難就是契機。這也是互聯網保險成事的究極奧義。
每類保險只選3款,大幅降低了保民選品和認知的門檻。金選一季度報告顯示,在一份1200人的調研中,超過7成用戶認為螞蟻保金選“專業可信”。
用時尚圈做比喻,“金選”讓有時尚基礎的買手“力有所逮”,但要讓更多小白“事有所成”,門檻還得再降一降。
只選出好產品還很不夠,保險方案配置的完整性和科學性同樣重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最近,螞蟻保還上線了智能保險配置工具“省心配”。
在填入年齡、住地、收入、負債這些信息后,很快就能在醫療、意外、重疾、身故4方面給出建議,甚至具體到保額、保費。
按螞蟻保省心配負責人張程解釋:省心配綜合分析統計數據+保險行業數據,既避免過度保障,也防止保障不足,讓保民們該省省,該花花。
同時,它進一步降低了普通人理解保險的門檻,避免買錯、買貴、買多等問題。當然,省心配上線不久,并不完美,現階段還不能做到以家庭為單位來做保險方案,也沒有考慮到有既往癥的亞健康群體該如何進行配置。
但并不妨礙省心配在當下來說,是個準確擊中用戶痛點的好產品。
這就像產品大神俞軍說的:理解需求,定義產品。好產品自帶吸引用戶的Buff。
好服務潤物無聲
盡管是風險兜底的有效手段,但我相信,大多數人在買完保險后,是不希望用上的。
出險理賠環節,才是保險服務的起點。報告顯示,第1季度,共有9.74萬金選用戶通過螞蟻保提供的“安心賠”服務獲得了理賠。
安心賠背后,是螞蟻保自主研發的AI系統“理賠大腦”在發揮作用。理賠大腦能智能識別107種醫療、理賠憑證,結合視頻面訪、資料審核,能將理賠核賠效能提升70%。
在提交理賠資料時,用戶可以得到人工智能系統的實時識別和指導,極大降低理賠報案的理解成本和復雜度。
特別是多次就醫、時間跨度長的病患,平時,用“安心賠”里的“材料檔案”功能,隨手拍照上傳就醫材料,系統會智能分類、整理存檔,需要理賠時,一鍵提交即可。今年初,“安心賠”服務再次進行升級,對不同險種的理賠時效做出承諾,讓理賠快有了明確標準。
這種潤物無聲式的智能理賠,極大提升了用戶體驗。數據顯示,螞蟻保在線理賠超過98%,安心賠服務的整體用戶滿意度超過了91%
有專業人士預測,2030年,中國互聯網保險市場規模將接近3.3萬億。可現在互聯網保險的行業滲透率還不足10%。
但我相信,這一切就像10年前互聯網保險剛起步時,圈內流傳的一句名言那樣:
復雜的問題,都會被技術解決,改良從未停止。科技在展望時,總是聲勢浩大,但在實現時,又總是悄無聲息。
12306出現后,排隊搶票的場景誰還記得呢?互聯網保險也會如此,不是嗎?
本文首發于微信公眾號:郝聞郝看。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