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20日晚間,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肖遠企在博鰲亞洲論壇2021年年會“迎接老齡化社會-養老金改革”分論壇上表示,養老保險第三支柱非常重要,但目前我國第三支柱整體上比例非常低,當前應把不具備養老特征的大量個人資金供給轉化為第三支柱的養老產品。
養老保險體系包括三大支柱,即基本養老保險(第一支柱)、企業(職業)年金(第二支柱)和個人商業養老保險(第三支柱)。肖遠企表示,三大支柱中,第一支柱主要作為政府提供的最低保障,盡量惠及絕大多數人甚至每一個人。第二支柱存在重要缺陷,即職業年金取決于每一家企業在不同階段的經營情況、盈利能力,在企業之間分布是不均衡的。“所以,第三支柱就顯得非常重要,因為它是一個自愿的商業性體系,和不同國家經濟發展階段、老百姓消費習慣特別是金融消費習慣、個人預期壽命和老齡化情況、出生率等都有關系。”
肖遠企表示,目前我國第三支柱整體上比例非常低。實際上,我國儲蓄率非常高,現在有80萬億元個人儲蓄存款,20多萬億元理財產品,這些廣義上都可以算作養老金的一部分。但是我國儲蓄2/3以上都是一年期以內的存款,理財產品4/5是一年期以內的產品,這些短期儲蓄、理財不具備真正的養老特征,養老屬性較弱。“當前應把這些不具備養老特征的大量個人資金供給轉化為長期的、有養老屬性、有相對安全保障、有一定收益的第三支柱的養老產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