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美國《外交政策》雙月刊網站1月10日刊發題為《歐洲在發展博弈中試圖但未能擊敗中國》的文章,作者是米謝勒·巴貝羅。全文摘編如下:
在歐盟推出“全球門戶”計劃——一項備受推崇的全球基礎設施開發新戰略——一年時間后,布魯塞爾正盡力說服歐盟內外的懷疑論者相信,這項計劃是嚴肅的,歐盟可以成為中國主導了十年的一場博弈中的可靠參與者。
問題在于,“全球門戶”計劃是否足以讓歐盟脫穎而出。
歐盟對外行動署秘書長斯特凡諾·圣尼諾說,“全球門戶”計劃代表了歐盟對外援助的一種新方式,它不再只注重幫助目標國家,而是更多地考慮歐洲利益,同時也尋求建立互利的伙伴關系。他說:“這是一個巨大的變化。”
圣尼諾說,他預計“全球門戶”計劃將在今年加速推進。
但與挑戰相比,歐洲計劃的規模相形見絀。比利時布魯塞爾自由大學研究人員索朗熱·郭·沙特拉爾說,僅非洲每年就需要1500億美元的基礎設施投資,歐洲目前提供的資金“杯水車薪”。
睿納新國際咨詢公司的奧維圭·埃圭古說,“全球門戶”計劃的一半資源都被指定給非洲,但非洲大陸領導人也迅速注意到了新資金的缺乏以及私人資金的不確定性——這些都有損于歐盟的方案。埃圭古說:“這一信息表明,歐盟將與中國一較高下,但非洲有很多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