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據德國《焦點》周刊網站3月11日報道,福島事件12年后,日本核電夢碎在即。
報道稱,在日本東部里氏9級地震導致福島幾座核反應堆發生熔毀后,英國《經濟學人》周刊在2012年曾以《夢碎》作為封面文章題目。但日本后來堅持其核電戰略。
報道指出,長期以來,日本的能源主要依賴從中東進口石油。因此,該國在20世紀70年代石油危機中受到的打擊尤為嚴重。正是基于這一經驗,日本開始大力推進和平利用核能。不過,出于安全原因,目前日本33座核反應堆中只有10座仍在運行。其發電量僅為福島核事故之前日本核發電量的一小部分。
但日本為什么仍然堅持用核電呢?柏林自由大學的日本政治和經濟教授斯特芬·海因里希認為,這主要有3個原因:
出口:在外國也有根據日本藍圖建造的核電站。三菱重工等工業集團仍在向美國、法國或韓國等國出售相關零部件。假如日本放棄核電,那么這個重要的工業分支將崩潰。
碳排放:與其他許多國家一樣,日本也面臨著減少碳排放的壓力。然而,由于缺乏可再生能源,要是不用核電的話,日本很難做到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