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丨凌晨
編 輯丨朱益民
圖 源丨圖蟲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4月10日晚,眾興菌業(002772.SZ)發布2023年一季度報告。據其披露,公司今年一季度實現營業收入6.23億元,同比增長27.6%;實現歸屬于上市公司的凈利潤1.98億元,同比增長1298.75%,單季度凈利潤創歷史新高。
成立于2005年的眾興菌業,是一家典型的食用菌研發、生產、銷售的農業企業。該公司旗下食用菌生產基地分布在甘肅、陜西、山東、江蘇、河南、吉林、四川、安徽、湖北等地,主要用于生產金針菇及雙孢菇鮮品。
值得注意的是,受2020年以來食用菌行業產能擴張及價格波動影響,眾興菌業年度凈利水平出現較大波動。
早在2020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1.89億元,同比增長176.24%。而到2021年行業新增產能導致供給增加卻無法消化,作為行業頭部食用菌公司,其凈利水平斷崖式下跌,同比下降超70%達5496.8萬元。
食用菌價格的不穩定性為該公司業績帶來重大風險。為了進一步了解上述風險化解方式及未來公司菌菇類生產鏈業務布局,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多次致電眾興菌業未獲接通。
具體來看,2022年,眾興菌業銷售的金針菇實現營業收入約10.65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54.07%;同期,眾興菌業銷售的雙孢菇實現營業收入約9.05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45.93%。
對此,眾興菌業解釋稱:“主要原因系 2022 年下半年度金針菇的銷售價格同比上漲較多,同時雙孢菇產銷量同比亦有所增長,致使公司凈利潤同比增長較多。”
作為“金針菇第一股”,眾興菌業的業務范圍幾乎覆蓋了食用菌全生產鏈。
比如該公司旗下已建成或在建生產基地分布在甘肅天水及武威、陜西楊凌、山東德州、河南新鄉及安陽、四川眉山、江蘇徐州、吉林省吉林市、安徽滁州及蚌埠、湖北孝感等多地。
廣泛分布的生產基地為其帶來了產能擴張、原材料成本控制、勞動力資源、產品運輸等多重優勢。
年報顯示,2022年,金針菇的毛利率為25%,同比增長10.52%;雙孢菇的毛利率為25.99%,同比增長2.1%。
據中國食用菌協會工廠化專業委員會2022年發布的《2021年中國食用菌工廠化研究報告》,該公司2021年末金針菇日產能位居國內同行業第二、雙孢菇日產能位居國內同行業第一。
截至2022年上半年,眾興菌業食用菌日產能達1105噸,其中金針菇日產能745噸,雙孢菇日產能360噸
大量產能釋放疊加金針菇價格紅利,眾興菌業業績得以再度“超常發揮”。
申萬宏源撰文表示,金針菇行業困境反轉,頭部企業迎來歷史性拐點。過去行業的持續低迷加速洗牌,大量中小玩家退廠,利好專業化規模化種植的頭部企業。
除金針菇外,眾興菌業近年來一直在謀求新的業績增長點,同時還提出“以金針菇和雙孢菇為主,多品種協同發展”戰略。
2022年以來,眾興菌業雙孢菇項目隨著江蘇二期和五河二期的量產,以及種植技術水平的提高,前三季度銷量較2021年同期增加約40%,銷售均價同期相比亦上漲。
區別于金針菇,公司雙孢菇具有高毛利、高產能的特征。比如2022年上半年雙孢菇毛利率23.25%,而金針菇毛利率僅為10.5%。此外,雙孢菇日產能達360噸,占營收比重也進一步提高。
同時,眾興菌業布局的北蟲草項目也引發諸多關注。公開資料顯示,北蟲草是北冬蟲夏草的簡稱,也叫蛹蟲草或蛹草。相較于金針菇,北蟲草市場價格振幅較弱,更具備穩定性。
而在最近的調研活動中,眾興菌業也表示其全資子公司眾安生物 “食(藥 )用菌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取得一定進展,其孵化的北蟲草品種已處于小批量試生產階段。
此外,眾興菌業還曾試圖跨界資本市場進行收并購與投資。比如2021年曾計劃收購圣窖酒業100%股權,卻以失敗告終。同時,該公司還將部分閑置資金投入私募理財,僅2022年該公司披露的前十二個月內贖回的委托理財產品,十余筆投資實際收益額合計1200多萬元。
武漢科技大學金融證券研究所所長董登新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上市公司以投資理財尋求新增長點的行為要客觀看待。若上市公司有核心發展主業,同時產生一定理財訴求需要規避風險,而若上市公司只是利用資本運作進行風險投資則要具體情況具體看待。
SFC
本期編輯 劉雪瑩 實習生 黎藹慧
21君薦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