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老人擺放輪椅座位、協助老人漱口、觀察記錄臥床老人皮膚異常、幫助老人使用拐杖……11月30日,在貴陽市家庭服務業協會的培訓教室,學員正在進行養老護理的培訓,手上的動作輕柔且有條不紊。
(資料圖片)
“協會自2009年成立以來累計培訓了7萬人,帶動就業15萬人,且擁有136家會員單位。”協會會長張達敏告訴記者,協會與貴陽興業培訓職業學校等職業培訓機構建立了深度的產學研合作,對人員進行崗前的專業技能培訓,課程涵蓋育嬰師培訓、家政服務員、保潔員、養老護理員等多方面。
同時,建立人員技能水平等級劃分機制,根據培訓考核成績、工作情況、客戶回訪分三次對人員進行等級劃分,對不同水平層次的人員提供相應的培訓體系及教材,并按需向不同家庭推薦不同層級的服務人員。此外,還定期舉辦員工沙龍活動,分享工作心得,形成了專業、優質、科學、現代化的家庭服務團隊。
推進誠信體系建設,規范家政服務行業發展。“我們牽頭參與到貴陽市商務局舉行的家政服務行業誠信建設倡議活動,簽署了《貴陽市家政服務業誠信經營倡議書》”張達敏說,針對家政服務業門檻低,行業規范欠缺的痛點,協會在2019年底建立了誠信體系。
“通過在該信用平臺登記認證,家政企業可以查詢服務員的身份信用信息,消費者可以查詢家政企業和家政服務員的信用信息,可做到‘權益有保障,信用可查詢’,充分保障了三方的利益,能夠有效推動貴陽市家政服務業專業化、規范化發展。”張達敏說。
建立健全科學、高效、先進的運營機制,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精準的服務。協會圍繞“黔城阿姨”公共品牌打造“一個基地”(家庭服務基地)、“一個平臺”(線上運營平臺)、“一個中心”(呼叫中心),通過數據驅動形成智慧化服務的家庭生態。
接下來,貴陽市家庭服務業協會將以打造“黔城阿姨”為全省乃至全國知名的區域公共勞務品牌為目標,構建服務全業態的家政行業生態,整合區域范圍內優質家庭服務資源,為客戶提供方便、全面、優質的家庭服務。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桂榕
實習生 陳冰坭
編輯 方亞麗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