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冬時節的習水,夜晚氣溫接近0攝氏度,而習水縣良村工業園內卻十分火熱。
“‘雙十二’來了,大家加油年底沖一沖銷量。”12月10日晚,工業園內的貴州三好食品開發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貴州三好)生產車間豆香彌漫、燈火通明。
(資料圖片)
第二天一大早,一輛廂式物流車準時抵達工業園外,2000余件豆制品將通過中通快遞運往全國各地,融入城市煙火,貴州三好想借助“雙十二”,在2022年末打一場漂亮的收官之戰。
數據顯示,今年1至10月,我省郵政寄遞業務量累計完成7.53余億件,同比增長11.22%。其中,快遞業務量累計完成3.84余億件,同比增長24.36%。在疫情反復的形勢下,“小快遞”帶來的逆勢增長,彰顯了在迅速落地的保通保暢政策下,我省經濟發展的強勢韌性與活力。
設備升級 快遞“跑”起來
近日,記者走進位于貴州雙龍航空港經濟區的圓通速遞貴州智創園,一條條傳輸帶蜿蜒延伸,一件件快遞經過入機器掃描后,有條不紊地落入分撥口分揀裝車。
卸貨、分揀、裝車……快遞車輛來來往往,工作人員忙忙碌碌。貴州智創園以“拉滿弓”的狀態迎戰“雙十二”消費旺季。
今年11月22日,圓通速遞貴州智創園全面啟用。這是目前貴州省快遞行業占地面積最大的綜合性區域總部基地,也是圓通在西南地區智能化程度最高、技術水平最先進的示范性智創園區。
“全新落成的圓通貴州智創園新場地建筑面積17.77萬平方米,集圓通貴州智創園引進7套自動化快遞分揀設備,投入使用后,單日處理量可從此前的100萬件提高到250萬件,大大提高貴州及西南地區的物流運輸效率。”貴州圓通相關負責人說。
而無今年5月,新落成的貴陽豐泰電商產業園正式投用,產業園建設高標準物流中心、分揀中心、倉庫、冷庫及辦公等配套設施,其中,兩套自動化交叉帶分揀機共計可分揀1000+流向,單小時處理能力超6萬件/小時。
“依托順豐成熟的物流體系,產業園可為企業提供個性化物流服務,協助企業供應鏈優化和轉型升級,不斷提升我省物流標準化、信息化、現代化水平。”貴州順豐雙龍分揀中心中控組負責人陳藝說。
目前,省內主要寄遞企業作業處理場地超過35.8萬平方米,大型分撥中心基本實現全自動分揀,全省最高日處理能力達到約1600萬件/天。
包裝“瘦身”行業“綠”起來
日前,走進貴陽市云巖區萬東花園菜鳥驛站,記者看到一個綠色的快遞回收箱,有的市民在網點取貨后當場驗收拆盒,并隨手將快遞包裝盒投進回收箱。
“不少紙箱還是新的,寄快遞的時候可以再用,方便又環保。”前來寄快遞的市民李金鑫說。
快遞業務量暴增的同時,也帶來了紙盒、塑料袋、膠等包裝物的極大消耗,今年“雙十一”,貴州所有菜鳥驛站參加“快遞包裝換蛋”活動,參與活動的消費者在菜鳥驛站取件后留下快遞包裝,掃碼后即可領取雞蛋等綠色禮品。
據了解,活動期間,貴州省60%的菜鳥驛站均產生綠色回箱和綠色寄件記錄,回收舊快遞包裝和使用舊快遞包裝寄件超過3萬個,今年“雙十一”貴州綠色參與量再創新高。
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快遞面單電子化、循環回收箱......走進安順郵政寄遞物流共配中心,處處可見的“綠意盎然”。
“為踐行綠色發展新理念,安順郵政認真落實行業生態環保要求,貫徹落實‘9917’工程,今年已累計回收瓦楞紙箱41026個,完成率102.57%,省內可循環中轉袋使用比例達100%,快遞包裹產品一聯單使用率為98.91%。”安順郵政李曉敏說。
消費但不浪費,小小包裝,是踐行綠色發展理念的折射。截至目前,全省郵政快遞業電商快件不再二次包裝比例超98%,郵件快件45毫米以下“瘦身膠帶”封裝比例超94%,一聯式運單使用比例超98%。全省郵政業塑料污染治理工作穩步推進,綠色發展勢頭良好。
快遞進廠 產業“活”起來
揀貨、打包、出庫......位于貴陽雙龍空港藥業物流園的貴州一樹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一樹藥業)倉庫外,一輛輛滿載貨品的車輛駛進駛出,一箱箱打包好的藥品被送上傳送帶。
在這里,快遞企業嵌入醫藥生產鏈,實現從倉儲到配送的無縫銜接。
“我們2019年就和中通快遞達成合作,每天的單量在幾千票左右,旺季甚至可以超萬票。”一樹藥業電商項目組負責人說。
在遵義,快遞企業為眾多酒企提供倉配一體化服務。
在畢節,快遞采取進廠、駐廠等模式,服務了當地特產的全產業鏈發展。
......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著力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近年來,快遞企業并不止步于扮演產業鏈末端的“搬運工”,還逐步深入廠區、車間,將服務延伸至制造企業的生產、銷售、客服等環節,助力企業提質增效。
制造業是快遞業發展的重要基礎,快遞業為制造業提供服務保障,“快遞進廠”作為行業更高水平產業協同的突破口,不僅能拓展快遞企業發展空間,也提升了產業融合水平,助推區域經濟增長。
數據顯示,全省已有47個年收入在10萬元以上的快遞服務制造業項目,其中15個項目年收入超過100萬元,已有25個項目入選國家快遞服務制造業項目名錄庫。
從城市到鄉村,從分揀到配送,從“黔貨出山”到快遞進廠,不斷補齊、織密的快遞網絡向科技要速度,向綠色要潛力,向效率要效益,助力我省郵政快遞業提速、提質、提效再升級。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朱登芳
編輯 江婷婷
二審 陳露
三審 孫曉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