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臉抓拍、AI識別、高空拋物實時監控,設施設備的物聯網感知......”這些“智慧”場景在貴陽老舊小區正不斷改善著居民生活。
(相關資料圖)
1月17日,記者走進經開區春暉苑小區,居民通過人臉識別進出小區,無須隨身攜帶門禁卡;系統會對外來訪問人員進行記錄,實現外來人員出入留痕及軌跡可查詢;在小區內,高清攝像頭記錄著高樓是否有拋物情況,設備出現故障時系統會第一時間通知物業對其處理。
“在智慧化建設過程中,我們以經開區為試點,為這里的小區量身打造了一款‘安居經開’小程序,住戶的所有信息都收納在系統中,讓物業工作人員能夠精準掌握小區人員信息。”負責小區智慧化建設的貴陽索翡云智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樂巍介紹,為了讓數據傳輸更加迅速,創新使用了城域5G網絡切片技術的專網。
據悉,該項技術根據不同小區的要求,結合終端設備、接入網資源、核心網資源、網絡運營和維護管理系統,為不同小區物業提供獨立5G專網,以超高速率、超低延遲、高可靠性的通信為群眾生活帶來極大便利。
目前,該小區完成了包括人臉識別、高空拋物、充電樁等在內的九大領域城市智能感知終端設備部署,小區內,居民通過一塊電子屏幕可以實時了解到小區環境相關情況,這些數據都是傳感器通過5G專網傳送到數據中心,讓后臺人員得到數據分析。
相比傳統社區管理模式,通過數據采集設備這雙“眼睛”,在5G專網的加持下,社區數據實時傳輸,以及數據中心這一“大腦”,可為社區提供個性、精準的服務。
“市民在程序上提交相關信息后,數據就可以通過網絡送達到工作人員手中,工作人員辦理完成后,再及時將相關信息反饋推送至市民手機?!贝簳熢沸^物管經理吳鵬強表示,此舉實現了服務質量的提升,真正做到了“讓信息多跑路,讓群眾少跑路”。
“我們所打造的5G專網‘社區智慧治理’管控平臺,就是讓智慧建設成果‘下沉’到生活場景,重點關注人的社區需求,及時、貼心服務,做到用數據去閱讀城市,為民眾創造更有品質的生活?!睒肺”硎?,通過5G切片技術,讓每個小區在智慧社區建設網絡方面比有線網絡建設節約了至少30萬元,同時運營維護費用下降了80%。
如今,通過數字化建設與民生相融合,讓部分小區在擁有“智慧”的同時還有“溫度”。目前,經開區的智慧小區已經建設59個,運用5G技術為社區賦能,打造出一批批可借鑒、有特色、可推廣的智慧社區,讓5G更加貼近群眾的生活場景,為社會帶來更多便利。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張恒新
編輯 方亞麗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