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中新社北京5月6日電 (記者 夏賓)重慶市原市長黃奇帆6日在京參加“2023清華五道口首席經濟學家論壇”時說,中國14億人口的大市場將是一個龐大的“引力場”,這也是我們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的底氣所在。
黃奇帆認為,進入新發展階段,中國經濟將在勞動力紅利之后迎來一個新的紅利——超大規模單一市場所產生的紅利,即市場紅利。規模、市場結構、工業基礎這三者疊加在一起將產生“規模經濟”效應。一般來說,規模經濟可影響到整個制造業成本的30%至40%,一旦達到了充分的規模,就可把價格壓低30%到40%左右,以價格優勢打敗國外競爭對手。
“這種規模經濟效應是中國發展到如今這個階段自然產生的新紅利,這也是中國式現代化作為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所蘊含的自然邏輯?!秉S奇帆表示,在這個大市場的帶動下,跨國公司合理的產業鏈布局邏輯是產地銷、銷地產。
他解釋說,所謂產地銷,就是利用當地的綜合要素成本的優勢組織生產,面向全球市場進行銷售。中國大市場的成本攤薄效應將是影響跨國公司“在中國、為全球”的重要因素。所謂銷地產,就是面向本地市場組織生產,更好地組織供應鏈響應消費者需求變化,即“在中國、為中國”。“中國14億人口的大市場將是一個龐大的‘引力場’。這也是我們穩定外貿外資基本盤的底氣所在?!?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