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玉林正在制作腸粉。
(相關(guān)資料圖)
唐玉林自創(chuàng)的“腸包面”里,有叉燒、蝦仁、肉片、肉醬、豆芽、面條等,口感十分豐富。
唐記腸粉的店面。
唐記腸粉的位置。(手機截圖)
腸粉,這一源自廣東的傳統(tǒng)美食,在桂林也受到不少食客的喜愛。在解放西路與太平路口的交叉處,有一家不太起眼但卻小有名氣的腸粉店——唐記腸粉。盡管開店時間不算長,但憑著獨特的口味,小店積累了不少忠實粉絲。
★推薦理由 餡料的味道恰到好處
店里腸粉品種較多,口味也和其他腸粉店不太一樣。粉皮口感滑糯,餡料的味道恰到好處,醬汁也很不錯。最讓人驚喜的是,店里提供的小料很多,還會根據(jù)季節(jié)進行調(diào)整,能看出老板真的很用心。
——家住三多路的陳女士
★記者探店 獨創(chuàng)的“腸包面”值得品嘗
日前,記者來到唐記腸粉,這家小店位于解放西路公交站后面的人行道上,不太起眼。
走進店里,不大的店面中整齊地擺放著幾張桌子,幾位食客正大快朵頤。進門右手邊的一小片區(qū)域,是老板唐玉林為顧客們烹飪美食的地方,蒸爐冒著熱騰騰的白氣,預示著美味即將出爐。
這家店的品種十分豐富,有腸粉、生滾粥、豆?jié){、豆腐腦、蒸粉蒸面等等,其中,光是腸粉就有20多種口味。唐玉林介紹,韭黃蛋蝦腸粉、蠔蝦加蛋腸粉是店里的招牌,前者是廣東地區(qū)最有代表性的腸粉之一,后者則是潮汕地區(qū)的特色美食。腸粉、蒸粉蒸面的售價大多在10元上下,生滾粥的價格從11-17元不等。
“老板,要一份叉燒牛肉腸粉,加量。”顧客點單后,唐玉林麻利地在蒸盤上抹上食用油,再淋上一勺米漿,前后左右搖晃均勻。隨后,他又把牛肉、叉燒、生菜等食材鋪在蒸盤上,大約一分鐘后,將蒸熟的腸粉從蒸爐中取出,澆上一勺醬汁,一份味道鮮美的腸粉就做好了。
店里的腸粉能做薄、中、厚3種厚度的粉皮,顧客可根據(jù)喜好自行選擇。“有些人追求口感,愛吃粉皮比較薄的,但也有人擔心吃不飽,就希望粉皮能厚一些,我們可以根據(jù)顧客的需求制作。”唐玉林說。
在菜單上,一種名為“蛋蝦腸包面”的腸粉引起了記者的注意。唐玉林介紹,這是他自創(chuàng)的一種腸粉,堪稱店里的“性價比之王”,也是不少食客的首選。制作“腸包面”的粉皮時,他先加入了一個雞蛋,隨后又將豬肉、蝦仁、叉燒、香菇肉醬、韭黃、豆芽、青菜和面放在粉皮上。隨后,他將蒸熟的食材包成類似蛋包飯的樣子,淋上了醬汁。
這份用料豐富的“腸包面”皮薄餡多,點一份就能嘗到多種食材,價格也才11元。不僅抗餓,吃的過程中還有種“尋寶”的感覺,確實值得品嘗。
★小店故事 只想用心做好一件事
在開這家店之前,唐玉林在廣州工作了十幾年,也是在那兒他認識了妻子趙海珠。
“我在廣州是做廚房顧問的,主要負責一些餐飲店的配方改善工作,那時和當?shù)睾芏嘀c粉店都有業(yè)務往來,我也接觸了很多與腸粉相關(guān)的技術(shù)層面的東西,這也為開店奠定了基礎(chǔ)。”他告訴記者,2014年,他和妻子回到了桂林。“我愛人是潮汕人,很喜歡吃腸粉,但是嘗了桂林很多腸粉店都沒有合口味的,所以我們就決定自己開店。”
起初,唐記腸粉的口味和廣東口味比較類似,相對清淡,但在開店過程中,唐玉林根據(jù)顧客的反饋進行了一些調(diào)整。“廣東人不愛吃辣,腸粉的配料也很少,但桂林人愛吃酸辣口味的,因此店里也增加了一些配料,以滿足客人們的需求。”
說起店里的配料,唐玉林費了不少心思,記者采訪時看到,店里提供了酸豆角、蘿卜干、酸辣椒、黃皮醬等6種配料。他告訴記者,不同季節(jié)的配料也稍有差異,例如天氣熱時會提供更加開胃的酸辣椒、酸蘿卜等,冬天時就會提供油辣椒等口味偏重的配料。
小店每天上午7點營業(yè)至晚上7點半,但唐玉林和趙海珠的工作時間并不止這12個半小時。每天凌晨5點,他們就要到店里做準備工作,磨米漿、磨豆?jié){、點鹵、制作醬汁、炸油條、煮粥、切肉、切配菜……每一步都要緊扣,這樣才能在2個小時的時間里做完準備工作,準時營業(yè)。
在唐玉林看來,想要腸粉品質(zhì)好,除了手藝之外,也離不開對食材以及醬汁等配料的把控。他表示,店里不僅選用新鮮食材,就連用到的叉燒、肉醬、牛肉丸、魚丸甚至是配料等,大部分都是他親自制作的。值得一提的是,腸粉醬汁也是用骨頭湯加上生抽、老抽等調(diào)配而成,不僅口感醇厚,也更有營養(yǎng)。
從2018年開業(yè)至今,唐記腸粉擁有了一批忠實食客,其中也有不少來自廣東的顧客。店里還掛著一位顧客送的錦旗,在唐玉林看來,顧客的認可就是他們最大的動力。
“這幾年我也在不斷學習,改進自己的手藝和技術(shù),也研發(fā)了一些新品。”唐玉林說,盡管做餐飲有些辛苦,但他還是樂在其中,也有堅持做下去的決心。“我就想把這件事做好,把這家店做成10年、20年老店,也希望把手藝一代代傳下去,向著‘百年老店’的目標努力。”
記者唐霽云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