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12月12日晚,由廣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新聞與傳播學院望道話劇社排演的話劇《花橋榮記》作為2022年首屆桂林藝術節青年學生戲劇展演的精彩劇目,于桂林大劇院面向全體市民公益展演,展示了桂林青年學生戲劇力量。
話劇《花橋榮記》根據臺灣著名桂籍作家白先勇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20世紀40年代,出生在廣西桂林的主人公春夢婆依靠家傳的秘方和手藝,在臺北長春路上開了家桂林老字號米粉店“花橋榮記”的故事。該劇以上世紀臺北為大背景,通過聚焦臺北一家桂林老字號米粉店的沉浮與人物命運的坎坷,集中展現了一代身居寶島、心向大陸的廣西人的鄉音、鄉情與鄉戀。一碗米粉,凝聚著遠走他鄉的身外客對故里桂林的深切思念,串聯起海峽兩岸人歷史相通、命運相系的文化血脈,成為兩岸同胞寄托鄉愁的精神歸屬。鄉音長彌漓江水,時至如今,話劇《花橋榮記》歷久彌新,其至臻、至美的文化內涵仍然打動、鼓舞著人們抒托鄉思情懷、凝聚文化共識、體悟家國力量。
望道話劇社成員以其精湛、細膩的演出塑造出惟妙惟肖的人物形象,將上一世紀充斥喜與悲、樂與苦的臺北故事演繹得扣人心弦,為觀眾呈現出一場酣暢淋漓的文化盛宴。
據悉,“新西南劇展”是廣西師范大學自2014年起,為致敬“西南劇展”、傳承“西南劇展”精神所組織策劃的文化項目,排演《花橋榮記》《秋聲賦》《舊家》為代表等話劇作品,其中《秋聲賦》、《舊家》均是當年“西南劇展”的經典劇目,劇社多次到外省市演出,廣受好評。“從歷史落幕的地方重新出發”,“新西南劇展”以情感溫故歷史,以理想激活青春,這是廣西師范大學切實積極服務桂林文化建設的生動實踐,也是其熠熠生輝的不渝初心。
同時,話劇《花橋榮記》作為2022桂林藝術節的演出劇目,充分彰顯了桂林藝術節對桂林本土高校戲劇的吸納,體現對桂林厚重歷史人文底蘊與戲劇元素的深入挖掘與探索。此次展演,是弘揚戲劇文化、傳承西南劇展的具體展現,有力推動了廣西高校藝術學科的發展,為強化桂林人文氛圍,增強群眾文化獲得感與幸福感提供了有益渠道。
來源|記者唐國檳 通訊員王夢麟 黃思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