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滲透到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保險服務和保險消費也在悄然生變。“80后”“90后”乃至更大年齡的保險客戶群體逐漸由線下遷移到線上,來勢洶洶的疫情,也讓各家公司線上化展業進程提速。
在保險業掀起數字化浪潮這一背景下,北京商報記者測評了行業內10家壽險公司、10家財險公司以App為主的線上獲客渠道。試圖從投保前、保障中、理賠時三個維度,展現出保險業數字化進程縮影并呈現了線上一站式保險服務流程的新趨勢。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場景化服務
隨著保險公司App升級迭代,加入了更加人性化的功能,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通過App在線瀏覽、選購保險。
◎ 登錄方式
投保前,精細化、便捷化、簡單化的服務如同保險代理人與消費者的一次“握手”。在登錄時,保險公司有App這一渠道的,均可實現一鍵登錄,并且形式多樣,涵蓋驗證碼登錄、賬密登錄以及微信、支付寶、蘋果賬戶等第三方登錄方式。
>>>登錄方式多樣 >>>科技含量多
◎ 攻略內容豐富
在社交平臺被推薦的產品種草、看了短視頻后開始有了想要購買一款產品的欲望……越來越多年輕群體在購買產品前對攻略變得依賴,而各家保險公司也在順應這一需求。
>>>保險攻略 >>>健康課堂
精細化服務
能夠在投保前為用戶提供多少“觸點”,彰顯著一家保險公司的專業能力和技術水平。
◎ 智能客服夠智能
在信息技術迅猛發展的今天,保險公司已經不止于單一電話服務渠道,已經逐漸向“電話客服+智能客服”的服務新模式拓展。各家保險公司App投保渠道中,均提供了響應速度快的智能客服,線上客服率達到了100%。
◎ 定制保障滿足“高階”需求
在保險公司App中,通過幾道測試題,將消費者的回答結合大數據分析,可以更加精確地洞察到用戶需求,這在一定意義上實現將選擇權轉移至消費者手中。
◎ 保險產品可對比
俗話說貨比三家,買保險也是一樣。以重疾險為例,要想了解一款產品,需要對比投保規則,保障內容、可選保障、保費、輕重癥、保額等。
風控黑科技
投保前涉及獲客營銷、風險識別、個性推薦等環節,這背后,如何更有效保障客戶隱私尤為重要。
◎ 保障保險客戶信息和隱私
《個人信息保護法》中“個人信息存儲及傳輸的加密、去標識化、個人信息訪問授權、個人信息處理日志保存、到期后的個人信息掩碼處理”等要求,對險企的信息安全改造提出挑戰。
◎ 安全漏洞分析
提升App小程序乃至H5的安全漏洞事件的研究水平和預警能力,提高威脅應對與風險管理能力,對促進線上投保安全可以提供強有力的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