豐富的配料。
“蔣記王城糯米飯”的店面。
(資料圖片)
蔣梅芳正在制作糯米飯。
店面地址(導航軟件截圖)
軟糯香甜的糯米飯。
糯米飯是桂林傳統美食,是不少市民早餐難以割舍的選擇之一。在秀峰區漓濱路上,有一家名為“蔣記王城糯米飯”的小店,它從“小攤”做到“小店”,吸引食客追著吃了十幾年。
★推薦理由 這家糯米飯適合桂林人口味
這家糯米飯我從初中吃到現在,已經有十二三年了,老板為人很不錯,并沒有因為名聲大了就偷工減料,這家糯米飯用料實在,吃第一口就能感覺到和其他家不同,沒有那么油也沒有那么甜膩,口味是咸酸口,更適合我們桂林人。
——家住中華路的朱女士
★記者探店 軟糯香甜 備受好評
桂林做糯米飯的店很多,受市民追捧的店鋪同樣不少,“蔣記王城糯米飯”就是其中的一家。
近日,記者來到位于秀峰區漓濱路上的“蔣記王城糯米飯”。到店時,門口購買糯米飯的食客已排成了小隊。店家告訴記者,店鋪的營業時間從早上8點到晚上10點,糯米飯的價格從5元到10元不等。
“老板,5元的不要辣椒”、“8元的加根香腸”……在這里,每個人對糯米飯都有自己的偏好,有的喜歡多加豆蓉,有的則喜歡多加一個脆餅或是多放辣椒。而老板都會一一滿足。
記者購買了一個5元的糯米飯。話音剛落,只見老板拿著小鐵碗熟練地做起糯米飯來。盛飯、裝配菜、抹豆蓉、捏成團,一套動作行云流水,熱騰騰的糯米飯瞬間做好了,交到顧客手中。
在桂林,各家糯米飯的配料有所不同,“蔣記王城糯米飯”的配料十分豐富,除了常見的綠豆蓉、香腸、酸豆角、榨菜和脆餅外,店家還將牛肉丸加入其中。
軟糯可口的糯米飯,細膩的綠豆蓉,甜口的廣式香腸,搭配爽脆的榨菜和酸豆角,在脆香無比的蓮藕狀脆餅的襯托下,一大口下去,讓人很滿足。大清早,來上這樣一個軟糯香甜的糯米飯足以飽腹,幸福感油然而生。
★小店故事 從“小攤”到“小店” 口味20年不變
“蔣記王城糯米飯”的老板叫蔣梅芳。她告訴記者,目前店鋪由自己和丈夫兩人打理,自己負責看店,丈夫負責在家制作食材。
“我從23歲開始賣糯米飯,已經賣了20年。”蔣梅芳告訴記者,20年前,她和丈夫蹬著三輪車賣糯米飯,早上在田家炳中學,下午在王城商廈門口。2015年,兩人在漓濱路把這個小店開了起來。店鋪開起來以后,老顧客聞訊而來,游客也跟著網絡評價慕名而來,生意一直都不錯,現在每天可以賣將近100斤糯米。
蔣梅芳告訴記者,丈夫的爺爺過去就是做糯米飯的,丈夫年輕時耳濡目染,學會了制作糯米飯的手藝,所以選擇傳承下來,丈夫還曾在市里組織的三月三系列活動中,獲得過糯米飯制作項目的一等獎。“其實桂林糯米飯的靈魂和最講技術的地方,就是這蓮藕狀的脆餅,現在很多店都沒有了,而是用妙脆角或者是大圓面餅代替,吃起來口感不酥脆,還會有油臭味。這個脆餅制作起來相當要技術,從選材、火候都很講究,而我們家用的就是老一輩傳下來的傳統工藝,會吃的客人一口就能吃出不同,因為品質好,現在不少高校也來找我們供貨。”
蔣梅芳還告訴記者,“我們的糯米用的是本地糯米,來得更加松軟,放冷再加熱后,口味和新鮮的相比沒有太大區別。同時我們也來得更加清淡,沒有把香腸放在米飯里一起蒸,吃起來沒那么油膩,更加爽口。配菜的選擇一直也沒有變化,飯團的口感跟以前來說沒有任何改變。”
蔣梅芳說,“我覺得做生意就是要講良心,我們開在市中心,同時也是學校旁邊,不僅僅做游客的生意,還要保證學生的食品健康,所以我們家的糯米飯講究四個字,就是‘健康新鮮’。我們的糯米不是一次性蒸完,而是快用完的時候再接著蒸,保持最新鮮的口感。口味講究的也是原汁原味,少油少鹽,吃得清淡對身體更好。”
糯米飯售賣了20年,每天從早上5點起來準備,到晚上12點睡覺,蔣梅芳雖然累但是很滿足。“看到熟悉的回頭客和慕名而來的游客,自己覺得做得很有動力,現在不僅是線下,還有北京、上海、廣州等地的回頭客讓我們用冰袋打包快遞過去給他們,我感到很有成就感,我們還會繼續堅持‘健康新鮮’的理念,不負客人的信任。”蔣梅芳說。
記者劉琪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