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S店與保險公司對事故判斷各不相同 消費者等了近兩個月沒結果
“自燃”的新能源汽車
誰來賠?
(相關資料圖)
這段時間,市民劉女士被自己購買的新能源汽車“煩透”了。今年1月,她那輛才開了8個月的新能源汽車在靜止狀態下發生燃燒,劉女士第一時間報了保險公司,也與4S店進行了溝通。但如今快2個月過去了,至今沒得到確切的答復,她非常著急。
車主:
新能源車“自燃”后尚未賠付
劉女士家住七星區國學府小區,她的車是2022年5月在臨桂一家榮威品牌4S店購買的,型號是CLEVER純電車,價格5.9萬余元,當時還購買了中國人民財產保險公司一份價格3000多元的新能源汽車保險。
日前接受采訪時,劉女士向記者詳細回憶了發現車輛燃燒的過程。
劉女士說,1月20日上午8點多,她來到地下停車場,打開車門坐了進去。一開始,她沒有注意到車輛有異常,只是聞到一股奇怪的味道,直到她手扶方向盤,發現自己手變黑了,這才察覺到不對勁。仔細觀察后,她被眼前的情況驚呆了。
“汽車主駕右側、副駕左側、中央扶手箱全都是燒過的痕跡,前車玻璃也全部被熏黑。”劉女士表示,自己趕緊聯系了保險公司和4S店,“我是頭天晚上把車停在停車場的,停車場監控顯示,就在我停好車離開車的六七分鐘后,車子就起火了。”
接到報案后,保險公司和4S店的工作人員分別到達現場做了檢查,4S店還將車輛拖到店內。
劉女士說,事情發生后,賠償問題起初由4S店和保險公司溝通,但直到2月下旬,她仍未收到任何回復。“直到我問4S店才知道,他們已向保險公司提交了一份廠家出具的勘查報告,初步結果是判斷起火區域為我加裝的中央扶手箱,不排除是加裝不當或其他外界原因導致的火災。”
劉女士說,扶手箱確實是自己安裝的,但是她并未把扶手箱的線與汽車連接,只是用作扶手和儲物。“保險公司告訴我,因為4S店的報告沒有蓋章,所以不能作為賠償依據,而且他們認為是車輛本身質量問題導致起火,希望我去找第三方機構進行起火原因鑒定。”
3月13日,在劉女士的見證下,受保險公司委托的第三方機構在4S店對車輛進行了檢查,目前正式結果尚未得出。
4S店:
不排除車主加裝配件引起火災
據4S店工作人員介紹,車輛起火后,4S店和廠家第一時間派了專業人員到達現場,并按照廠家的要求,提交了相關照片和數據。“2月7日,我們把廠家出具的報告提交給了保險公司。”該工作人員說。
根據該報告的“初步結論”,排除原車油液泄漏引發此次火災的可能性;排除原車高壓部件故障或線束短路引起起火的可能性;排除原車機械故障引發此次火災。無證據表明該車存在不符合國家相關法規的設計或產品質量缺陷從而造成此次火災。
報告還提到,實車勘查發現起火區域為加裝的中央扶手箱,并且加裝線束,故不排除加裝不當或其他外界原因導致此次火災。
4S店工作人員表示,“這份報告僅是參考意見,廠家并沒有蓋章,如今保險公司請第三方機構做鑒定,我們也會積極配合相關的調查檢測工作,把起火原因找到。具體如何處理,還是要等到第三方機構的報告出來以后”。
保險公司:
已請第三方機構鑒定
3月13日當天,在鑒定現場,保險公司工作人員黃先生對記者說,根據廠家提供的報告,起火原因指向加裝的扶手箱,根據相關保險條款,因為加裝導致引起的自燃是不在保險賠付范圍內的。
但保險公司認為,這份廠家報告沒有蓋章,不能作為依據,第二是建議請第三方機構鑒定。
“我們聯系了廠家和4S店,希望共同請第三方機構鑒定,但均沒收到回復。于是我們只能自己請第三方機構做鑒定,期間經費審核走流程花費了一些時間。”黃先生說。
黃先生表示,公司向劉女士承諾,鑒定結果出來后,如果屬于保險賠付范圍內,一定會按規定盡快進行賠付。
律師:誰來賠
要看第三方機構鑒定結果
根據劉女士查詢的《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新能源汽車商業保險條款(試行)》記者看到,其中第六條提到:保險期間內,被保險人或被保險新能源汽車駕駛人(以下簡稱“駕駛人”)在使用被保險新能源汽車過程中,因自然災害、意外事故(含起火燃燒)造成被保險新能源汽車下列設備的直接損失,且不屬于免除保險人責任的范圍,保險人依照本保險合同的約定負責賠償。
而在“責任免除”第十條提到,被保險新能源汽車被轉讓、改裝、加裝或改變使用性質等,導致被保險新能源汽車危險程度顯著增加,且未及時通知保險人,因危險程度顯著增加而發生保險事故的,保險人不負責賠償。
對此,廣西中緯律師事務所蔣迎軍律師表示,在發生此類情況后,應當第一時間報保險、通知4S店,甚至可以報警排除他人縱火可能。如果是發生汽車自燃是屬于產品質量問題,那么應該由廠家承擔責任,如果屬于保險賠付范圍內,則應該由保險公司進行賠付,如果是消費者自行加裝,因為加裝件引起的火情,那么肯定就是由消費者個人承擔。
所以在此情況下,在廠家、保險公司、消費者都同意的情況下,請第三方機構檢測出具專業鑒定報告是比較合理的選擇,涉及的檢測費用也應該由責任方承擔,待檢測結果出來后再進行商議。“買了保險,汽車自燃,消費者并沒有義務自己去找第三方機構,而是應該由廠家或者保險公司先墊付。”
■新聞鏈接:
相比燃油車
新能源汽車起火概率更高嗎?
據相關媒體報道,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銷量688.7萬輛,同比增長93.4%,市場占有率為25.6%。但隨著銷量的攀升,新能源汽車自燃事件頻頻發生。
而根據新能源汽車國家大數據聯盟發布的《小型純電動乘用車出行大數據報告》,2019年國內新能源汽車的起火概率為0.0049%;自2020年以來,起火概率下降為0.0026%。
而根據公安部有關部門公布的數據,傳統燃油車的年火災事故率約為0.01%至0.02%。
但也有行業人士表示,相比傳統汽車,純電動車起火、自燃的原因往往更難追溯。
盡管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這并不妨礙消費者越來越青睞新能源汽車。其實安不安全,消費者也有自己的擔心。與傳統燃油車的車主在購買車險時,都傾向于保額夠用不同,多數新能源車主在買車險時都會傾向于將保額“拉滿”,圖的就是一個安心。
記者林揚 文/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