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榮生在制作裝麻竹筍扣肉的竹筒。
▲梁榮生查看麻竹筍扣肉是否蒸熟。
(相關資料圖)
▼把五花肉和麻竹筍放進竹筒里。
▲麻竹筍扣肉是麻竹筍宴中的一道特色菜。
▲梁榮生展示自己獲得的榮譽證書。
□本報記者劉教清 李忠波 通訊員韋昌敏 黃克明 文/攝
一說到扣肉,大家就會想到芋頭扣肉、梅菜扣肉、冬菜扣肉等等。然而在永福縣廣福鄉龍溪村,卻有一道做法別致的扣肉,叫麻竹筍扣肉。
龍溪村盛產麻竹筍。陽春四月,記者來到龍溪村,看到麻竹已開始長出嫩葉,村民們正忙著給麻竹施肥。
麻竹筍扣肉是村民梁榮生研發出來的。他向記者介紹了研發這道美食的過程。他平常喜歡下廚。2018年,永福縣正舉辦一場福壽特色美食大賽,他就想到了村里滿山的麻竹筍。麻竹筍能吸油、口感脆,能不能用竹筍代替芋頭類,做一道麻竹筍扣肉菜品呢?
說干就干,于是他開始仔細琢磨如何做這道菜品。既然是麻竹筍扣肉,就要盡可能多地體現竹子的元素。他就想到用生竹子來做容器,因為竹筒內有一層薄膜,蒸出來的肉會有一股清香。
經過無數次的嘗試,他研發的麻竹筍扣肉成功了,參加比賽還榮獲了“十大金牌名菜”稱號。從此,龍溪村的這道麻竹筍扣肉就傳開了。
梁榮生家的院子里擺放著很多生毛竹。“我們農村做扣肉喜歡大塊大塊的,這些竹子都是我精心挑選的,一個竹筒里至少要裝到15塊扣肉,得兩斤多的五花肉來配。”梁榮生笑著說道。
梁榮生把竹子放在特制的架子上,用鋸子鋸出兩邊有竹節的竹筒,并在竹子兩端各鋸出一個小口。然后,他用刀將竹筒表面清理干凈,再小心翼翼給竹筒開蓋口,同時將竹筒另一面削掉一塊竹皮,以便竹筒擺放平穩。
先給五花肉炸水鍋、下油鍋,再燒油將五花肉炸透,梁榮生手法很是嫻熟,很快一塊金黃色的五花肉就出鍋了。
這時,梁榮生又從房里端出一個壇子,里面泡著已切成方塊狀的麻竹筍。“麻竹筍根部用來做扣肉最好。我摸索了很久,終于找到了一種保存麻竹筍的方法,但是其中的細節不便透露。在我這里,一年四季都能吃到這道菜。”他神秘兮兮地說道。
梁榮生用八角、豆腐乳和其他配料調成醬汁。把五花肉切成塊狀,將一塊五花肉配上一片竹筍,蘸上醬汁,整齊地碼放進竹筒里。然后澆上醬汁,蓋上竹蓋。
竹子的清香味為這道菜增加了別樣的滋味,別致的盛具也讓它更加與眾不同。放進鍋里蒸上40分鐘左右,麻竹筍扣肉就蒸熟了。一打開竹筒蓋子,一股淡淡的竹香味混著扣肉的香味撲面而來,讓人忍不住咽口水。
梁榮生說,這樣做出來的麻竹筍扣肉口感香而不膩,很有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