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人養老金制度來了。11月25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宣布,個人養老金制度在北京、上海、廣州、西安、成都等36個先行城市或地區正式啟動實施,標志著我國養老體系第三支柱歷經構想、籌備階段到正式落地執行。
(資料圖片)
如何看待養老這回事?近期,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隨機采訪了多位60后、70后、80后、90后以及00后五個不同年齡段的市民。其中,接受采訪的70后市民認為,早儲備才能提升生活品質。
▲張紅紅 民企員工
我也是近幾年才開始有養老的意識,覺得真正意義上的養老至少到70歲才算開始。年輕人有時會沖動地要“提前退休”。看看周圍,退休的人有多少能財務自由,家里沒有牽絆的?
我是單身,養老考慮的要素和別人不太一樣。在我的規劃中,能自理時多做養老金儲備,半自理時靠政府、機構提供的居家養老服務,不能自理時就賣了房子進機構養老。以目前的消費,能自理時每月一萬應該是理想狀態,半自理至少需要提升一倍,不能自理我就沒有考慮過了。養老金儲備我是從2017年開始做的,晚了些,目前養老年金目標一百多萬,完成了將近三分一,短期內有些壓力。越早儲備,今后才能輕松提升家庭和自己的生活品質。
▲何美玲 退休職工
我今年剛好50歲,覺得自己還很年輕,退休后想趁著身體好到處走走,別讓退休生活太無聊。養兒防老?我是不會這樣想的,現在年輕人壓力大,自己能過好就可以了。我現在退休金是3000多,要是沒有什么大病,還能踏踏實實過日子。目前也不會感到焦慮,因為身邊的朋友大多也都差不多。
●李愛民 農民工
我還沒有考慮過養老問題,感覺自己任務都還沒完成。等小兒子結婚了就算完成任務了,到時候再慢慢考慮養老。先努力工作幾年,趁著自己還能“干”得動,多掙點錢。等到60歲以后,想掙錢就困難了,到時候就回鄉,一個月一兩千就可以生活得不錯。現在也不焦慮,樂觀一點,高興是一天,不高興也是一天,主要還是保持一個好的心態。
(文中受訪者均為化名)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姜樊 胡萌 潘亦純
編輯 曲筱藝 陳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