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1月10日,騰訊微保升級平臺服務體系,通過打造貫穿用戶全生命周期的“幫手矩陣”,為用戶提供“陪伴終身的保險服務”。該服務體系通過“規劃幫手”“投保幫手”及“理賠幫手”三大服務矩陣,幫助用戶更好地理解保險價值。
這正是不少保險中介正在做的事情。作為介于保險公司和客戶之間的“中間商”,保險中介越來越得到客戶的認可,在行業內保費增速放緩的當下,中介渠道呈現逆勢增長的態勢。
數據顯示,2021年,保險中介渠道實現保費收入4.2萬億元,同比增長5.46%,占全國總保費收入的87.95%。截至2021年年底,我國共有保險專業中介機構2610家,保險兼業代理機構2萬余家。
但另一方面,數以萬計的保險中介市場也不斷有人離場。有數據顯示,2022年,各地銀保監局注銷或擬注銷逾2000家保險中介機構《保險兼業代理業務許可證》。
一邊是經營不善者黯然離場,另一邊頭部公司競爭正酣,面對疫情帶來的新的需求特點,頭部中介公司紛紛拓展自己的邊界,服務和科技便是關鍵詞。
不難發現,目前,頭部中介公司都在探索怎樣更好地服務保險公司,包括提供數據服務、咨詢服務,產品開發服務,甚至協助保險公司拓展新的市場。更好地服務客戶,不僅是議價,協商保障范圍,還要提供理賠服務,提供風控、咨詢服務等。在這樣的背景下,中介的內涵一定在深化,中介的外延也一定在拓展。
根據騰訊營銷洞察調研數據顯示,相較于和傳統保險代理人面對面溝通細則,新一代消費群體對互聯網保險關注度更高,他們更愿意在專業理財論壇或社交平臺上主動了解信息,通過線上渠道做出購險決策。
也正因為此,騰訊微保全面升級服務價值體系,打造了一個真正懂用戶的“保險幫手”服務矩陣,通過打通用戶保險決策的全路徑,向用戶提供豐富的工具和服務供給,幫用戶解決“買哪些”“買哪個”和“怎么賠”三大痛點:對于保險前期入門用戶,騰訊微保以“規劃幫手”的角色,提供“保險購物車”“我家保單”“保險方案”工具為代表的保險規劃服務矩陣,解決不同需求用戶規劃保障的需求;在投保過程中,騰訊微保聚焦以“投保幫手”的角色,通過模塊化的“保險大全”服務工具,將保險的復雜條款進行結構化解析,讓用戶快速針對具體產品的解讀與分析,了解各種保險的差異性,輔助用戶快速決策;對于用戶投保后“怎么賠”的環節,騰訊微保通過“理賠幫手”探索多通道理賠提升效率。
數據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騰訊微保已累計為超1875萬用戶提供了保障規劃方案,行業首創的“保險購物車”有超155萬用戶使用點贊,此外,累計超過1448萬用戶使用過“我家保單”工具管理全家老少的保單。在理賠環節,騰訊微保升級“安心賠”線上理賠工具,超94%微保出險用戶自助在線發起理賠報案,目前已累計服務案件量超313萬,通過微保小程序申請理賠的累計賠付金額超29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