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零壹財經 作者 | 嚴井池
(資料圖)
保險行業集風險管理者、風險承受者與主要投資者于一身,處于推動經濟、社會和環境可持續發展的特殊地位。因此,ESG對保險業的意義,與一般的行業相比更不同尋常。
ESG評級是衡量企業ESG績效的工具。目前,全球有超過600家ESG評級機構。為初探中資保險上市公司的ESG表現,我們選擇一家國內ESG評級公司商道融綠和一家國外ESG評級公司明晟,觀察他們對中資保險上市公司ESG的評級。
兩家公司的評價邏輯不同。商道綠融是對每家公司進行獨立評價,而明晟則是全球同行業對比,是相對評價。
明晟對8家中資保險上市公司進行了ESG評級,商道融綠評級的保險上市公司更多,我們選取兩者交集的8家保險公司進行觀察:商道融綠基本上都給出了中等偏上的評價,但是從明晟的結果來看,在全球同行對比中,這些公司基本處于中等偏下的水平,而且近年來上升緩慢,個別公司還在下滑。
我們梳理近幾年中資保險公司的社會責任報告,可以看出,不論是構建ESG管理框架,還是創新綠色產品、投資綠色產業等,保險業都在用實際行動踐行ESG理念。
但這是一場競賽。
明晟:8家險企ESG整體不佳
明晟ESG一般每年評一次,評級結果從最好到最差共七級,分別為AAA、AA、A、BBB、BB、B和CCC7個等級。這是一個與全球同業的(橫向)對比結果:CCC和B屬于滯后水平,BB、BBB和A屬于平均水平,AA和AAA屬于領先水平。
明晟ESG的評級體系總共分為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三個層面。由這三個層面總共衍生出37項ESG關鍵議題,涉及污染和排放、人力資本、數據安全、商業倫理等。明晟根據不同行業選擇不同議題進行打分,每項議題的權重有所不同,最終得到一個總得分,加上行業調整后得到最終評級。
表1:明晟ESG評級體系
資料來源:明晟官網
明晟ESG評級評價了8家國內上市險企的ESG表現情況。結果顯示,2018-2022年,除中國平安(601318)有較大提升外,其他六家保持不變或略微提升,而中國太保(601601)評級有所下降。中國平安評從2018年的BB級提升到2022年的A級。整體來看,8家上市險企明晟ESG評級表現大多處于中偏下水平。
表2:8家上市險企2018-2022年明晟ESG評級情況
注:2021年中國太平、中國財險和眾安在線未進行評級
資料來源:明晟官網
根據明晟評級報告顯示,中國平安2022年ESG評級提升到A級,主要是基于在“普惠金融”方面領先行業的高分表現,以及“負責任投資、氣候變化脆弱性、公司治理和公司行為”等方面的有力提升。
與其他保險公司有所區別的是,中國平安圍繞可持續發展核心議題,將ESG風險逐步與集團投資風險管理體系進行融合,通過制定針對性的ESG風險管理措施,對ESG風險進行有效管控和規避,這導致了公司治理水平的提升,是中國平安明晟ESG評級提升主要原因。
此外,2022年7月,基于香港證券交易所和上海證券交易所的ESG合規披露要求,以及明晟ESG評級和道瓊斯可持續發展指數的國際準則,平安創建了CN-ESG智能評級系統。
一方面,該系統可以幫助公司更好地了解和提高其ESG績效和披露標準。另一方面,該系統有助于消除與ESG相關的風險,識別公司的新價值,并提供輔助信息以幫助投資決策,從而識別值得投資的行業和公司。
這個系統的創建可能使明晟能夠更加充分的搜集和了解中國的ESG相關數據,也促進了中國平安自身ESG評級的提升。
商道融綠的評價較好
在國內ESG評級機構方面,我們選取商道融綠對8家上市險企ESG評級的結果做分析。商道融綠ESG評級體系是通過衡量公司在ESG方面的管理水平和風險暴露程度,綜合評價公司的ESG績效。
商道融綠ESG評級系統共包含三級指標體系:一級指標為環境、社會和公司三個維度;二級指標為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下的14項分類議題;三級指標為每項議題下的30多項指標。商道融綠會根據行業特性設置權重,也會對各行業指派行業特定指標,以更好把握不同行業的可持續發展績效。評級結果分為A+、A、A-、B+、B、B-、C+、C、C-、D十個等級。
表3:商道融綠ESG指標體系
資料來源:商道融綠官網
我們從商道融綠評級的上市險企中,選擇與明晟評級的8家相同的公司,考察其評級結果。
2018-2022年,8家險企中大多數處于B+和A-級,商道融綠解釋為企業ESG綜合管理水平良好,過去三年出現過少數有輕微影響的ESG風險事件,ESG風險較低。
要達到A+和A級,企業需要具有優秀的ESG綜合管理水平,滿足過去三年幾乎未出現ESG風險事件;或僅出現個別輕微風險事件的條件。
表4:8家上市險企2018-2022年商道融綠ESG評級情況
注:中國人保(601319)、中國太平、中國財險和眾安在線評級從2019年開始,2020年中國太平、中國財險和眾安在線未進行評級
資料來源:商道融綠
企業治理拖后腿,普惠金融有優勢
通過分析上市險企的明晟ESG主要議題評級表現和,可以看出我國保險企業在明晟ESG評級的企業治理和企業行為這兩項議題上常年的評級表現基本處于滯后或平均水平。而企業治理這一項在明晟ESG評級中所占的評價比重為33%左右,占比最大。
目前,我國部分險企還存在著一些股權關系不透明、董事會履職有效性不足、監事會監督不到位等問題,這都與企業治理表現不佳有著很大的關系。企業治理的不足嚴重拉低了保險行業ESG的評級表現。
此外,我國保險企業所承保的資產普遍具有氣候變化脆弱性。也就是說,氣候變化會顯著影響我國保險公司所承保的資產,并且沒有較強的防范措施來抵御這種氣候變化風險。這一項,在明晟的評級結果中表現尤其明顯。
但是,在明晟給予評級的8家保險公司中,有4家公司擁有“領先”議題,而且都是普惠金融,他們分別是中國人壽(601628)、中國平安、中國太保、新華保險(601336)。說明這幾家公司的普惠金融,代表了國際領先水平。
表 5:2022年8家險企在明晟ESG主要議題上的評級表現
資料來源:明晟官網
值得注意的是,明晟ESG評級的結果是一個相對值,而不是絕對值。評級結果并不是反映被評公司歷年ESG表現的(縱向)變化,而是表示同一時期,公司ESG表現與全球同業的(橫向)對比結果。這說明我國保險行業在ESG的表現與國際保險行業相比,還有一些差距。
目前,我國保險行業重視ESG的時間并不長,與已經具備成熟ESG管理體系,以及多年ESG實踐經驗的全球同業相比,難免暫時落于下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