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2022年極不平凡?!边@是在3月30日舉行的業績發布會上,中國人壽(601628)(601628.SH/2628.HK)董事長白濤介紹業績時開場的第一句話。
誠然,國內經濟發展環境的復雜性、嚴峻性、不確定性上升,人身險業仍處于深度調整和轉型期,保險行業保費收入增速進一步放緩。作為壽險行業的頭部企業,中國人壽對此似乎有著更深入的“感觸”。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壽實現歸屬于母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320.82億元,同比下降36.8%;實現保費收入6151.90億元,同比下滑5%,但規模居行業首位;一年新業務價值360億元,同比下滑19.6%。
(資料圖)
面對復雜環境下的成績單,白濤用“四穩一進”來概括中國人壽2022年的經營情況,即貢獻穩、發展穩、地位穩、安全穩以及改革進。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壽新單保費為1847.67億元,同比上升5.1%;公司總資產、投資資產雙雙突破5萬億元,其中總資產達5.25萬億元,投資資產達5.06萬億元。
中國人壽的管理層在業績發布會上對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在白濤看來,行業復蘇加快進行,社會生產活動恢復正常狀態,消除了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
在券商分析師的研究報告中,多數研報都對中國人壽給出了買入和增持評級,這或許意味著保險行業發展或將迎來新的變化,而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保險指數已經累計上漲了40%。
“我職業生涯中較為艱難的一年”
“2022年很難,在我的(整個)職業生涯中都是比較難的一年”,談及2022年的發展,白濤如是感慨,“以前年份是負債端困難的時候,資產端還可以,資產端難的時候負債端恰恰又上升。去年不然,去年是兩端承壓,這種情況在歷史上是很罕見的”。
在白濤看來,2022年的艱難主要體現在幾個方面:首先,行業保費的增長速度處在歷史上的低位。1980年到現在40多年來,行業保費絕大部分年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去年增速是2.8%,處在較低的水平;其次,行業新單價值率處在低位。不管是價值的規模,還是價值率從最近三年來的上市險企披露的數據來看都處于下降的趨勢。第三,投資收益情況(不樂觀)。去年十年國債期的收益率2.8%,處在歷史低位,基于此,行業的投資收益率也是處在較低水平,行業平均投資收益僅為3.76%。
數據顯示,2022年中國人壽壽險公司實現壽險業務總保費4856.42億元,同比增長0.9%,其中首年業務1052.9億元,同比下滑21.2%;續期業務3803.5億元,同比下滑3.6%;健康險業務總保費為1153.29億元,同比下滑4.4%;意外險業務總保費為142.19億元,同比下滑13.3%。2022年,人身險業深度調整仍在持續,發展整體承壓。
分渠道來看,中國人壽個險板塊總保費為4924.39 億元,同比下降3.3% ,其中,續期保費為3928.49億元,同比下降3.7%。首年期交保費為815.08億元,同比保持穩定,十年期及以上首年期交保費為417.96億元,同比增長0.5%。2022年,個險板塊一年新業務價值為333.33億元,同比下降22.4%,首年年化保費口徑新業務價值率為33.0%,同比下降9.2個百分點。截至2022年底,中國人壽個險銷售人力為66.8萬人,其中,營銷隊伍規模為43.0萬人,收展隊伍規模為23.8萬人。
個險負增長的同時,銀保渠道保費帶動了中國人壽業績的增長。報告期內,中國人壽銀保渠道總保費達634.15億元,同比增長28.6%。首年期交保費為148.79億元,同比下降7.6%;躉交保費119.4億元,而去年同期僅為1300萬元。
祭出“八大工程”
自去年四季度以來,保險指數已經累計上漲40%以上,這或許意味著保險行業的發展態勢將發生改變。其實,就在今年前三個月,行業復蘇已經開始出現。
白濤表示,社會生產活動恢復正常狀態,消除了行業發展的不確定性。這些年,保險行業轉型加快,保險公司加快以客戶為中心建設,例如在保險+健康管理、保險+養老服務的管理方面延伸速度很快;行業數字化轉型速度也在加快,疫情倒逼數字化的轉型加快。此外,銷售隊伍職業化、專業化轉型效果明顯,雖然銷售隊伍總量減少,但銷售隊伍中的核心骨干和基本人均產能穩定,為行業的回升奠定了基礎。此外,銀保渠道貢獻度在提高。
也正因為此,白濤直呼,“我對未來人身險市場充滿信心,對2023年中國經濟發展充滿信心,也對2023年及以后中國人壽的業績增長充滿信心,根據經濟發展規律來看,未來保險需求會有較大上升,尤其是對于壽險的需求,而保險需求需要保險公司來提供?!?/p>
展望2023年,白濤表示,公司高質量發展面臨三大重要機遇期:一是,宏觀經濟長期向好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二是,壽險業結構性增長的加速期;三是,中國人壽綜合優勢加速轉化的紅利期。
中國人壽總裁趙鵬則在業績發布會上詳細介紹了公司近兩年的重點工作。他表示,公司2023年確定了18字經營策略——穩增長、重價值、優結構、強隊伍、推改革、防護性?!拔覀兊膬炔窟壿嬤€是非常清晰的,一是通過新單業務增長來實現總保費的穩定增長,再就是加強資產負債管理。從目前看來執行效果是比較好的?!?/p>
如何通過改革提升發展動力,拓寬發展空間,尋找新的增長點,趙鵬表示,中國人壽提出了八大工程,八大工程與鼎新工程是一脈相承的,2019年的“鼎新工程”重點是在于組織架構的調整、經營模式的變革,通過三年多時間的改革,“鼎新工程”改革取得了非常突出的成效,在未來我們要搶抓新的發展機遇,推動公司實現高質量發展,通過“八大工程”,加大在重點領域的改革和推進。
據了解,八大工程以“黨建引領筑基工程”為統領,以“人才建設固本工程”為支撐,以“銷售渠道強體工程”“綜合營銷聚力工程”“客戶經營金山工程”“政企合作民心工程”“健康養老生態工程”為主體,以“金融科技數字化工程”為基礎,深入實施基礎再造和難點攻關,積極瞄準新客群、新模式、新能力,全面升級公司發展動能,加快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在談及“健康養老生態工程”中的養老領域業務計劃時,趙鵬表示,今年將親自掛帥,推進健康養老生態工程建設。通過大健康大養老,更好地吸引和服務客戶?!肮厩捌谡{研發現,客戶特別是高凈值客戶,對健康和服務的需求非常巨大?!?/p>
未來在養老方面的布局,中國人壽將以城市中心區域的養老公寓或者機構養老為主,以此前已布局的郊區機構養老(包括天津、蘇州、三亞等地已經布局的養老機構)、居家養老和社區養老為輔,形成“一主多輔”的大養老服務供給體系。希望通過一兩年的時間,在20-30個中心城市形成養老服務供給能力。
權益方面重點做“三維組合”
2022年,中國人壽實現總投資收益1877.51億元,總投資收益率為3.94%??紤]當期計入其他綜合收益的可供出售金融資產公允價值變動凈額后,綜合投資收益率為1.92%,這一成績單優于行業平均水平。
年報顯示,截至2022年12月31日,中國人壽壽險公司投資資產達50649.8億元,較2021年底增長7.4%。主要投資品種中債券配置比例由2021年底的48.20%提升至48.54%,定期存款配置比例由2021年底的11.23%變化至9.59%,債權型金融產品配置比例由2021年底的9.41%變化至8.98%,股票和基金(不包含貨幣市場基金)配置比例由2021年底的8.75%提升至11.34%。
談及2022年投資業績以及2023年展望,中國人壽副總裁劉暉表示,我們今年開局的優勢在于,在2022年市場下跌的低位開展了中長期布局,為今年的中長期收益做好了儲備。
展望2023年,劉暉認為當前中國經濟整體呈現出復蘇的態勢,企業盈利和融資需求在逐漸改善,市場的風險偏好在回升。在中國當前擴內需、穩增長的宏觀政策推動下,預計利率中樞會小幅上行,股市也存在結構性機會。2023年依然會堅持資產負債匹配的基礎上,根據長期投資者的定位做好長期投資、穩健投資,同時實現長期穩定的投資收益。
對于2023年具體的品種配置,劉暉表示,會進一步根據市場情況做好相關的配置,首先是在固收方面,將做強固收底倉,重點是提升票息收益和資產久期。如果利率中樞會小幅上行,將把握利率高位,對于長久期、低風險的利率債會應配盡配,同時競爭性地去配置信用類品種,持續鞏固基礎配置。
第二,在權益投資方面將做穩權益投資,統籌好收益增強和波動管理。今年重點是控制總體風險敞口,更加注重中長期的配置,同時發揮好投資管理人的差異化布局,在權益內部會設置均衡化的配置。今年比較大的一個特點是會在權益方面重點做“三維組合”:一是交易盤股票;二是偏股型基金;三是高股息股票。通過“三維組合”,特別是將加配高股息股票,提升整個收益的同時最重要的是降低波動性,增加安全墊。
第三,關于另類投資方面。將做優另類投資品種,增加多元化、分散化的配置,特別是會加大期間有穩定現金流的另類投資品種的配置,通過這樣的配置能夠讓組合更有韌性。
劉暉稱,“當前,國家也非常鼓勵另類投資,特別是公募REITs的推出,所以2023年我們也會繼續創新Pre-REITs產品以及‘固收+’產品,通過這樣一些產品布局優質資產和優勢賽道,特別是增加相關性比較低,能夠抵御波動、穿越周期的實物資產。在劉暉看來,這些實物資產生逢其時,趕上今年公募REITs一直在擴募、擴品種,當前消費類的基礎設施也列入了公募REITs的范圍?!?/p>
劉暉還談及了港股的投資。在她看來,經過連續兩年的大幅下跌,目前港股估值偏低。在中國經濟復蘇支撐下,企業的基本面向好,隨著市場信心的恢復,港股吸引力提升,將持續通過港股通等手段來豐富港股配置,特別是一些高股息股票的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