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北京商報訊(記者 陳婷婷 胡永新)2021年以來,國內保險代理人隊伍脫落情況嚴峻。銀保監會發布數據顯示,2022年上半年保險代理人減少69萬人較2019年底減少390萬人。人力規模銳減直接拖累了公司壽險業務表現,行業新業務價值甚至出現負增長。
對于在當前背景下,保險業應該靠什么留住代理人,5月16日,大家人壽個險人力發展部負責人劉勇剛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隨著市場發育和消費者成熟,傳統代理人制度的局限性凸顯,專業技能不足、利益分配不合理、社會價值感和尊重度低的問題飽受詬病,轉型發展已成為行業必然選擇,代理人向精英化、高產能方向轉型已成為行業共識。
當下,招募新人成為行業主體面臨的共同難題,傳統的保險公司增員也有著一定的痛點。劉勇剛表示,傳統代理人模式下,層級過多導致利益難以向一線進行傾斜,代理人收入低、難留存,留住高水平的人才更是難上加難。
那么,行業吸引新人加入靠什么?監管鼓勵探索的獨代模式在增員方面的優勢在哪?劉勇剛表示,個險渠道的改革,應聚焦于“人”,重塑保險代理人渠道,通過推行“優化招募、資質認證、專業培訓、薪酬激勵改革、職業道路規劃”等舉措,提高代理人綜合素質,以滿足中產及以上客戶群體在不同生命周期產生的保險保障需求。
“借鑒美國、日本等成熟國家保險市場的經驗,獨立代理人模式扮演著重要角色。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以其“自身獨立”的特點,能夠站在客戶角度為其提供專業的建議和服務。大家保險的獨代模式從解決代理人自身獨立起步,通過減少交易角色,去掉間傭,增加直傭,提高一線銷售人員的收入,打造專業賦能體系,培育原生的專業行銷顧問,吸引了一批優秀的社會精英加入大家獨代隊伍。”劉勇剛補充表示。
如今很多保險公司都在個險轉型,2022年,大家人壽首次啟動星河計劃,旨在打造具有大家保險特色的代理人隊伍。據了解,2022年全國招募星河代理人654名,其中6人達成2023年MDRT會員標準;2022年星河計劃貢獻期繳保費1135萬,人均產能4.05萬元,2023年開局保費1265萬元,人均產能8.6萬元。
截止到2023年一季度,大家人壽組建事務所867個,其中達成星級事務所的446個,在全國9個省市注冊了32家保險專屬代理店,擁有MDRT會員147人。2023年一季度,大家人壽個險渠道實現期交保費5.7億元,超2022年全年,獨立代理人月人均產能10.33萬元,月人均收入1.78萬元。
從獨代模式實踐角度出發,劉勇剛表示,獨立個人保險代理人未來必須是一支專業化、職業化的隊伍,這絕非朝夕可以實現。大家人壽在獨代模式探索的過程中也遇到招募、培育等諸多困難,公司通過持續打造“招募、客經、訓練和運營”四個生態化專業賦能體系,幫助代理人打造自身專業的形象和品牌。
2023年,大家人壽升級了星河計劃,在全國19座中心城市開設專屬星河營業區,配備星河專屬營業區操盤手及教練等。為進一步擴大優質獨立代理人的數量,劉勇剛表示,下一步星河計劃側重從金融、律師、醫護、教培、公務員、企業管理、工商業主、銷售、IT及數字行業等招募優質白板代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