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無意中跟朋友聊起了艾滋病的話題,其中有一句話提到了“U=U”,這是什么意思呢?
(資料圖片)
福老師,今天我又幫助朋友圈的小伙伴答疑了~開心~
真棒真棒!可是我有一個問題,“U=U”就是不具備傳染力,會不會出現誤讀呢?
先帶你看個視頻你就知道啦!目前,在中國的艾滋病流行趨勢中,性傳播是主要傳播途徑。然而臨床數據顯示:堅持抗病毒治療,病毒載量至少持續6個月低于200copies/ml,不會通過無套性行為將HIV傳染給伴侶,實現“U=U”。這一研究發現非常重要,提示我們應對艾滋病疫情,應該積極地擴大檢測、擴大治療。
現已有很多結論支持這個理論,在我國,為了更加嚴謹的理解這一觀點,避免出現誤讀,特別提出“U=U”的必要條件。
達成U=U的必要條件01HIV抗病毒治療:按規定接受正確充分的HIV抗病毒治療(ART)
02良好的依從性:保持良好的服藥依從性,連貫持續的定期服用HIV抗病毒藥物
03持續檢測不到病毒載量:連貫治療6月以上,持續達到病毒載量有效抑制或測不到HIV病毒載量(病毒抑制即:病毒載量低于200拷貝/ml)
04僅限性行為方式:“不具傳染力”僅限于經性行為方式
05持續監測病載:判斷是否達到第一個U,需要每年保證2次以上連貫地監測HIV病毒載量,以確信穩定的達到了第一個U。
現在有了“U=U”這個結論,這對HIV感染者來說非常有意義!原來是這樣,那對艾滋病防控工作也挺有意義的~
艾滋病患者過去可能一直背負著很大的壓力,但是現在學者支持“積極治療,并實現和保持不可檢測的病毒載量的人,實際上沒有將病毒經性傳播給HIV陰性伴侶的風險”。
從這個角度來講,對艾滋病防控工作也是意義重大,不僅有助于改善他們個人的健康,對于公共健康也很有必要。“U=U”是有科學依據的重要活動。它已經影響了公眾輿論,并減少了對艾滋患者的污名化,間接提高了他們的生活質量。現在更需要大家繼續普及這一知識。
但實際上,即使實際風險為零,認為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沒有HIV傳播風險也是不正確的,依然需要堅持使用安全套,預防其他性傳播感染。即使在未來的某個時候報告了一種不幸且罕見的傳播病例,病毒載量無法檢測到,但“U=U”理論仍然是縮小零與實際意義可忽略不計之間的差距的正確方法。
按時服藥,提高服藥依從性,提高免疫力,才能最大程度延展生命長度,看遍人間精彩~ END來源
海口市艾防信息平臺、聯合國艾滋病規劃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