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何祚庥(知名理論物理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
(資料圖)
整理|章劍鋒
欄目|網(wǎng)易新聞《why星人》
你看饒毅的公眾號不就撤回之前的指控文章了嘛,當時他發(fā)布那篇文章的時候,我就跟他說了,賄選是不可能行得通的,是不可能的,我不相信他有證據(jù)。
我跟他舉了一些例子,比如以前楊振寧先生,他為某位候選人助選,給我們學部的院士寫了信,當時開會的時候,一位老先生(院士)說,楊先生一個外國身份,人在美國,來干預我們中國科學院的院士選舉,這不合適。所以就沒有接受楊先生的助選,那位候選人當時我記得就只得了一票,直到幾年后才被選上。
楊振寧先生當時也聽到國內(nèi)的一些反映,后面他就不再為候選人助選了。2003年因為楊先生回國定居以后,他要為某某人說好話,那我們歡迎,可以聽一聽他的意見,因為我們相信他的學術(shù)眼光,他不可能為沒水平的候選人說話。
我說楊先生的這個事例,因為在西方,助選是很正常的事情,但西方的做法,用到中國的院士選舉中就不合適。中國的院士選舉有自己的規(guī)章和做法。我并不是說楊先生在為候選人賄選,這和賄選是完全不相干的兩回事情了。
我是想以楊先生的事例說明,像他這樣的在物理學界有高聲望的人物,都影響不了科學院的院士選舉,他的助選我們都不接受,更不用說那種低層次的金錢來往的賄選科學院會容納。
我還跟饒毅說到另一件事,以前有位大人物的兒子,不知道是誰想讓他當選院士,走了領(lǐng)導層的關(guān)系,結(jié)果院士們根本就不投他票,你不說還好一點,一說大家更不選你了。這說明我們院士還是有一點骨氣的,所以當時上面對我們院士很惱火,不服從領(lǐng)導,不聽話,因此拼命想縮小院士的影響。
我告訴你,在院士選舉的問題上,說人情那是有的,但這也只能影響到少數(shù)人,不能影響到多數(shù)人。大多數(shù)人還是按科學水準辦事的。
我再跟你舉一個例子,我們的著名數(shù)學家王元院士,他有一次在院士大會上發(fā)言支持中國科技大學的某位候選人當選(后來這位候選人當選),但他們兩個人明顯不是同一數(shù)學專業(yè)。那我們就懷疑王元院士是不是接受了某種“人情”而來助選。王元院士開始不知道我們的懷疑,后來察覺到了我們這一懷疑。當時,王元院士站起來發(fā)表一個聲明,他說,我根本不認識此人。我雖然和他不在同一個領(lǐng)域,但他的工作意義和價值我還是能評價的。他又說,我根本沒有見到他本人,你們把他請到會場上,我也認不出他是哪一位。由于王元院士在會上發(fā)表了一個正式聲明,大家就轉(zhuǎn)而支持這位候選人,他結(jié)果以高票當選。這類事例還可以舉出很多。這也說明,院士們都愛惜自己的名聲。
通過以上例子,我認為,中科院的院士增選獨立性是非常強的,我們有自己的傳統(tǒng),我本人那個時候有投票權(quán),我就遵照這個傳統(tǒng)。
我們每個學部都有一百多位院士,誰有這個本事賄選得了,他怎么可能把這些院士全部搞定?如果他真送錢,其中有一個人站出來揭發(fā),那他就完了,從此出局,永遠完了,不光是候選人,就是被賄賂的人還能不能當院士,都是個問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