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資料圖)
四川經濟網訊(記者 李洋 喬薇 文/圖)7月6日,四川省政府新聞辦在成都舉行“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第二場“提升環境促發展”新聞發布會。川商總會黨委副書記、執行秘書長唐俊表示,此次我省出臺的“1+2”政策,回應企業所期所盼,直擊企業發展痛點難點,強化政策的兌現落實,充分體現了省委、省政府支持民營企業發展的力度和決心,值得廣大川商和民營企業認真關注。
新聞發布會現場
“這次‘1+2’政策組合,從政府和市場兩個維度入手,明確了政策方向,系統回應了民營企業最關心、反映最強烈的困難和問題,有利于廣大民營企業增強信心、增添活力。” 唐俊舉例說到,此次《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升行動方案》提出優化“發展環境”,涉及到政策落實、融資貸款、賬款清償、要素保障、政務服務等,內涵更豐富。特別是,針對中小企業融資難題,從征信、擔保、渠道、風險分擔、貸款服務等多維度出臺具體舉措,有力回應了企業期盼。
“又如,我們了解到一些返鄉發展川商企業,因常年在外對家鄉相關政策不熟悉,經常遇到地方政策變化、規劃調整等導致投資項目受到影響,合約履行受阻,不僅對企業發展造成很大損失,也損害了廣大在外川商返鄉發展的熱情。” 唐俊說,此次《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升行動方案》中特別提出,要探索建立涉企補償救濟制度,明確補償條件和范圍,能從很大程度上緩解企業疑慮,增強企業投資發展信心,對企業在川發展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我們欣喜的看到,這次出臺的‘1+2’政策文件,直擊企業痛點,將為企業困難和問題的及時解決發揮積極作用。” 唐俊舉例說,一些傳統制造類企業反映,基層環保、消防等督察過于頻繁,且發現問題就頂格罰款或要求關停,對企業生產經營造成較大沖擊,不少企業因此倍感焦慮。“他們希望政府在發現企業問題后,能夠給出指導性的整改意見,提供整改緩沖時間及空間。《四川省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提升行動方案》提到全面推行包容審慎監管,開展‘綜合查一次’的聯合執法,特別提到除涉及安全底線監管等必檢事項外,市場主體作出經營承諾的,非舉報投訴原則上不入企檢查。”唐俊說,這樣的政策,正好回應了企業“希望政府對我們多一些信任”的心聲。
唐俊從企業角度出發談“1+2”政策
唐俊還談到,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對政策的獲得感不強。一方面,因政策較多,有的還有交叉關聯性,很多中小型企業沒有專業的團隊及人員去研究,享受政策不多;另一方面,因各地財政支付能力參差不齊,政策的“兌現度”不高。這次“1+2”政策里面,全面系統制定了政策兌現的具體舉措。如,通過“川商大講堂”等平臺載體持續開展政策解讀活動;設置政策集中兌現專窗,開展政策兌現“一站式”辦理,實現惠企政策“全面查、一次辦”;推行“惠企政策計算器”,實現免申即享、直達快享等,將大大降低企業享受政策扶持的人力及時間成本,有力促進相關惠企政策的落地兌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