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人民網岳陽7月11日電 打開中國地圖,海岸線如弓,長江恰似箭,岳陽正處在箭臺的位置,當地綠色可持續發展一直是推動經濟轉型升級的重要手段。今天,2023年岳陽市公共機構節能宣傳周暨低碳日活動在君山區“守護好一江碧水”展陳館舉辦,希望借助活動宣傳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并充分發揮公共機構示范引領作用。
岳陽作為“守護好一江碧水”的首倡地,擁有湖南全部163公里長江岸線和50%的洞庭湖水域面積,是湖南長江經濟帶建設的主陣地,近年來岳陽正自覺踐行綠色發展理念,把綠色低碳發展納入宏觀經濟、政治建設、社會治理等領域。
據了解,2023年全國節能宣傳周主題是:節能降碳、你我同行;全國低碳日主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岳陽將這一主題融入到此次活動中,廣泛開展多種形式的節能降碳宣傳教育。
活動播放了節能降碳公益宣傳片、孩子們自編自演節能降碳版歌舞“花園種花”、志愿者宣讀岳陽市公共機構節能倡議書,還有工作人員現場講解日常生活節能小常識,動員市民參與低碳降耗,實現生活方式和消費模式向勤儉節約、綠色低碳、文明健康的方式轉變,充分發揮公共機構在節約能源資源工作中的表率和示范作用。
岳陽市機關事務管理局黨組書記、局長陳念軍宣讀了岳陽市全國機關事務工作先進集體獲評單位、節約型機關及2022年湖南省公共機構節約型示范單位獲評名單,與會領導對節約型機關代表和2022年省級公共機構節約型示范單位進行授牌,君山區政府與新能源汽車合作項目舉行了簽約儀式。
近年來,君山區堅持降碳、減污、擴綠、增長協同推進,節能低碳的綠色風景線,2022年全區公共機構人均用水量下降1.8%,人均綜合能耗下降1.5%,單位建筑面積能耗和碳排放量分別下降1.2%、1.8%;節約型機關創建比例達到100%,示范引領作用充分彰顯。
“我們通過開展歐美黑楊清理、本地物種種植、小微濕地開鑿與疏通等濕地修復工作,探索推進濕地碳匯開發交易,經國際核證減排計劃(VCS)官方技術審核并公示,成為世界首個達到國際核證減排計劃標準,掛牌公示的淡水濕地修復項目。”君山區委副書記、區長陳淼介紹道。
今天活動所在地“守護好一江碧水”首倡地展陳館建筑面積4800平方米,以“守護好一江碧水、創建人類文明新形態”為主題,分為長江·母親之河、守護好一江碧水、逐夢·人類文明新形態等4個篇章,以圖片、文字、影像等形式讓大家身臨其境地體驗到洞庭湖生態治理成果,近距離感受“候鳥的歡歌”“江豚的微笑”“麋鹿的倩影”,集中展示了岳陽碧水繞城、大江大湖的生態底色。(林洛頫、湛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