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2月27日報道(文/陳向陽)
半個世紀之前,美國總統尼克松訪華。中美兩國領導人“跨越太平洋的握手”,不僅翻開了中美關系的新篇章,世界格局也為之一變。50年后的今天,在中美關系遭遇嚴重困難的情況下,我們回顧歷史,是為了把握現在,開創未來。畢竟,中美合作,兩國和世界都會受益;中美對抗,兩國和世界均要遭殃。中美關系不是一道是否搞好的選擇題,而是一道如何搞好的必答題。
我們注意到,美國總統拜登和一些高官近來相繼表示,美方不尋求“新冷戰”,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系反對中國,不支持“臺獨”,無意同中國發生沖突對抗。但我們同時又看到,在涉及中國主權安全發展利益的一系列問題上,美方仍在不斷挑起新的事端,繼續對兩國關系造成傷害和破壞。須認識到,中美合則兩利、斗則俱傷。中美能否處理好彼此關系,攸關世界前途命運,是兩國必須回答好的世紀之問。為此,拜登當學尼克松,從歷史中汲取智慧與力量。
尼克松推動中美關系改善的戰略膽識和政治魄力值得學習?;厥?0年前,中美兩國正常交往已經終止了數十年,美國內外都有不少反對中美改善關系的論調。尼克松與中國老一輩領導人一道,作出了重新開啟兩國交往大門的戰略決策,深刻影響并造福了中美和世界。50年后的今天,美國主張對華友好的聲音受到壓制,中美關系又處在新的十字路口。與此同時,中國對美政策和態度始終是明確和一貫的。美方應再次展現大格局、體現大擔當,推動中美關系盡快回到穩定發展的正確軌道,重新書寫中美關系“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