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聯合報》4月13日發表題為《不從錯誤進化,民進黨虛耗臺灣多少時間》的社論,全文摘編如下:
兩年前在蘇貞昌一怒下,民進黨只手推動“華航正名公決案”,要提高臺灣“辨識度”。為此,華航配合更改貨機上的Cargo涂裝,在“C”字內部包覆了“臺灣意象”的圖像。但兩年過去,華航新進貨機的涂裝又悄悄改回原本設計。蘇貞昌被問到此事,答稱“飛機要飛得出去,才有被看見的機會”,他已經忘了自己是始作俑者。
民進黨是“名稱學”的強迫癥患者。它強迫地膜拜所謂“臺灣”之名,強迫性憎惡大陸。而華航則是“懷璧其罪”,只因英文名稱China Airlines有個“中國”,民進黨就必欲去之而后快。
兩年前,華航扮演載運口罩贈送其他國家的任務,因貨架掛著China Airlines布條,蘇貞昌為此勃然大怒,認為外界可能誤認物資是大陸捐贈的,還說臺灣吃多了這類“悶虧”,當即要求華航改名。他發難后,綠營便推動“華航正名”運動,進而上演了華航更改涂裝的戲碼。當時,專家即警告,任意更改涂裝可能讓這些飛機“飛不出去”。不幸言中,去年那架貨機要飛香港就受阻,更遑論飛往大陸,最后這些貨機只能飛美國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