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文/白旭 岳東興)澳大利亞漢學家魏華德說,他已經第三次走上了“長征”路。前兩次是他實地走長征路,第三次是他愿意用一生去探索中國。
“長征的精神告訴我們,不論如何,永遠不要放棄。”魏華德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今年56歲的魏華德本名為哈羅德·威爾頓。他第一次走長征路是在1985年。當年,他的父親是出版集團“威爾頓國際”的負責人,計劃與中方合作,出版一本紀念紅軍長征勝利50周年的畫冊。他們邀請了世界各地的攝影師,到長征路上各個不同地方去拍攝。那年19歲的魏華德參與了這個項目。
“長征是關于紅軍的故事。我們發現,通過這個視角,它能向全世界展示美麗的中國。”目前擔任威爾頓國際集團副總裁的魏華德回憶說。
第一次走長征路,他沒有走完全部行程。“我們又累又餓,只步行了大約50公里。”然而,那是他關于中國最深刻的記憶。他回憶說,首次去中國的他,受到了當地百姓熱情的歡迎。那時,中國剛改革開放不久,在一些西部地區人們還沒有見過外國人。
“他們可能在想‘這些人是干啥的’,但同時非常友善,”他說,“我們一路上尤其是在村子里面,感受到了人們淳樸的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