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據德新社1月4日報道,中餐館在德國已經走過百年歷程。
報道稱,想象一下,一家餐廳因其食物而被稱為“意大利餐館”“法國餐館”甚至“歐洲餐館”,聽起來有點奇怪。但是對于“中餐館”來說顯然不奇怪。這種情況表明,在德國,菜單上提供中國菜的餐館有一些特別之處。德國第一家中餐館據說在100年前就已經開張了。
報道稱,1923年被認為是年輕的魏瑪共和國的命運之年。經濟衰退,國家破產。開足馬力印鈔讓通貨膨脹爆炸性增長。但是,那一年發生的不只有災難,也有烹飪方面的新鮮事。
“1923年,第一家中餐館在柏林康德大街130B號開業,”德國聯邦政治教育中心在一篇關于柏林的論文中寫道,“它由(中國駐德)前公使館廚師經營,名叫‘天津飯店’。”
據報道,聯邦政治教育中心稱,第一批中國人于20世紀初來到柏林學習。上世紀20年代,中國學生協會將辦公室設在康德大街118號。
時至今日,康德大街仍被認為是德國首都的亞洲街或唐人街,即使它不能與舊金山或紐約的唐人街相提并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