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據德國《法蘭克福匯報》網站1月13日報道,12年前,福島第一核電站三個反應堆的堆芯熔毀,讓日本和全世界繃緊了神經。而最近幾個月,這里迎來了新“住戶”:數百條比目魚和鮑魚生活在5個水池里。這些動物不是為了給每天在附近工作的近4000名工人舒緩情緒的,而是為了向居民和漁民證明:春季或夏季將含有放射性氚的污水排進太平洋并不危險。在這座核電站已經為東京電力公司(以下簡稱東電)效力33年的山中一雄(音)說:“我們想讓人們看看,氚不會在動物體內長期沉積?!?/p>
比目魚和鮑魚是福島縣和日本東北部近海漁業的特產。在發電廠現場,一些魚生活在純凈海水池中,另一些則生活在略微受氚污染的水中,該測試將運行數年,因為東電也打算連續數年將污水排入大海。
科學家駁斥東電說法
對福島核污水的恐懼普遍存在。環保組織綠色和平組織呼吁將水儲存更長時間,直到找到更好的技術選項,不會對海洋造成放射性污染。
日本政府和東電拒絕現有的從水中分離氚的技術方案,認為它不切實際。但綠色和平組織的核專家肖恩·伯尼認為,日本只是因為成本太高才猶豫是否分離氚。加上補償、拆除發電廠和凈化土壤,核事故的貨幣成本估計已達到21.5萬億日元(約合1.1萬億元人民幣)。據說東電支付了其中的大約四分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