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冠主動權旁落,阿森納面前只有華山一條路:剩余比賽全勝,等待曼城犯錯。
雖然希望已經變得逐漸渺茫,但球隊上下不能就此放棄,畢竟足球世界充滿了變數,更何況還要為未來保留希望,今年不行,還有來年。換作平時,切爾西會很愿意給阿森納補上這一刀,讓同城死敵的爭冠希望徹底破滅,然而如今的切爾西并不具備這樣的實力。
泥菩薩過河,他們自身都難保。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首發層面,兩位教練都在嘗試從自己的上一場比賽中吸取經驗教訓。
阿森納這邊,阿爾特塔可能是選擇替換了上一場表現不佳的球員,于是三線上,霍爾丁、托馬斯和馬丁內利悉數從替補席打起,基維奧爾、若日尼奧、特羅薩德入替。這顯然是削弱球隊實力的做法,但面前的切爾西抓不住這樣的機會。
因為蘭帕德在這場比賽又做出了讓人撓頭的變化。奧巴梅揚得到更多時間倒是可以理解,畢竟上一場比賽替補登場有些表現,但客戰阿森納,體系上又改回四后衛,邏輯讓人難以捉摸。
而在無球時,切爾西呈現出這樣的站位:
他讓坎特和奧巴梅揚一起出現在隊伍最前面不難理解,單人逼搶等于泥牛入海,雙人逼搶才能給對手的后場帶來實質性壓力,但問題在于,坎特今年32歲,這個賽季大量時間都在養傷,這才是本賽季第8次出場,他能做到既在前場逼搶,又在中場填空的作用嗎?
當然了,從理論上來說,坎特既然被擺在了前面,恩佐和科瓦契奇就應該更多地負責中路的防守職責,斯特林和馬杜埃凱就應該更多地負責邊路的防守職責,但又一個問題出現了:他們做得到嗎?
第18分鐘,阿森納打進第一球:
在這粒進球的發展過程里,切爾西的防守體系就非常混亂。津琴科持球時,阿茲皮利奎塔和福法納都在指向進入兩線之間的特羅薩德,但熱蘇斯也摸進來了 :
然而,無人理會。
馬杜埃凱先跟扎卡,然后又扔下扎卡,限制津琴科失敗,直接讓阿茲皮利奎塔陷入了一防二的困境:
所以在特羅薩德斜插肋部的時候,阿茲皮利奎塔不得不跟,但邊路的扎卡就此無人看管:
最終后者輕松送出斜傳,厄德高在大禁區線上進球:
第31分鐘,類似的情況再次出現:
坎特前提,兩線之間難免暴露,但被放在后面的馬杜埃凱到底是不是用來覆蓋阿紫皮奎塔的身側空間的?當扎卡在這個地方拿球時:
究竟是誰應該去防守?這個問題,切爾西始終沒有搞明白。
這就是我們不止一次地提到的,切爾西現在不能拆掉三后衛體系,因為恩佐、科瓦契奇單人,或者搭配在一起都打不了四后衛里的后腰,你不能指望他們在后衛線身前、肋部完成覆蓋。
能夠讓他們發揮的體系只有三后衛。
所以在這場比賽,當蘭帕德擺出四后衛體系,前提坎特,馬杜埃凱和斯特林的防守職責還都不是死防的時候,切爾西在寬度和層次上就會同時出現問題。
這一問題不難發現,但蘭帕德在四后衛體系上已經交了不少學費了。當然了,改成四后衛的好處就是能在前場分出更多人手,但斯特林、奧巴梅揚和馬杜埃凱的表現和效率,能填掉后場的坑嗎?
第34分鐘,阿森納打進第三球:
這一球的發展過程里,特羅薩德和熱蘇斯接連在兩線間拿球,依然在暴露切爾西的問題:
上半場就被阿森納切開,早早三球落后,所以這場比賽也很快就失去了懸念,畢竟阿森納的換人只會越換越好,而切爾西這邊不能抱以太多希望。
半場上哈弗茨是應盡之責,但關鍵在于換下誰?如果能將奧巴梅揚和哈弗茨同時保留一段時間,也算是切爾西的學費沒白交,但換人恰恰是對位。
于是,下半場初段這樣的右路進攻就會顯得非常別扭:
假如是哈弗茨在右路用左腳傳中,奧巴梅揚在后點爭搶頭球呢?
下半場初段,阿森納還能在層次、寬度和肋部打進切爾西:
隨著時間的推移,進攻強度下降,而第64分鐘的丟球可以看見他們的松懈:
不過,切爾西這場的威脅進攻也就是這個套路:
但也無傷大雅了。
輸給曼城之后的這場反彈,對于阿森納此后的比賽還是很有意義的,提振球隊信心的同時,也給曼城盡量帶來一些壓力。
雖然主動權旁落,但該拿下的比賽還是要拿下,至于結果,順其自然就好,畢竟球員賺的工資,是每天訓練,每周比賽的錢,而不只是奪冠之后的獎金。
至于切爾西,就沒什么多說的了,自己多努力的同時,看看誰能送一下溫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