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自巔峰智業
“五一”假期消費市場需求爆發式增長,堵車、堵船、堵駱駝,看山、看海、看人山和人海,成為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的真實寫照。三年壓抑的消費需求終于得到強烈釋放,形成了這史無前例的五一盛況。
回顧五一假期,小編總結出值得關注的8條文旅熱詞,這些消費領域的新動向、新趨勢或成為2023年文旅消費旅游市場的全新亮點。
(相關資料圖)
文旅火熱
經文化和旅游部數據中心測算,全國國內旅游出游合計2.74億人次,同比增長70.83%,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19.09%;實現國內旅游收入1480.56億元,同比增長128.90%,按可比口徑恢復至2019年同期的100.66%。
今年五一,但凡踏出過家門的朋友,應該都感受到:人也太多了。
各項數據印證著前期的預計。4月29日,全國鐵路發送旅客1966.1萬人次,破單日客運量紀錄。武漢、重慶、長沙、蘇州、青島等多座城市地鐵客流相繼創下歷史新高。
這個“五一”假期,旅游消費呈現“井噴式”爆發?!笆劭铡薄笆垠馈薄凹s滿”成為高頻詞:熱門線路車票開售即售罄、機票售空、酒店滿房、景區約滿……這些現象無一不是對旅游業強勢復蘇的最好詮釋。在五一黃金周期間,巔峰旅投運管景區吸引了八方游客,景區人氣異?;鸨?,巔峰智業在一文中進行了詳細介紹。
進“淄”趕考
“進淄趕烤”,網絡流行語,意思是趕赴淄博吃燒烤,出自淄博燒烤突然走紅,外省“慕名而來”吃燒烤的游客。
值得一提的是,在眾多出行目的地中,淄博延續著4月以來的熱度。4月30日百度地圖景區排隊榜單,淄博八大局登頂全國第一。
這座常住人口不到500萬的城市,迎來了遠遠超過接待能力的全國游客“進淄趕烤”,以至于從文旅局局長到普通市民,都到街頭來服務游客。
按說這種火爆程度,鬧出點幺蛾子不足為奇。但這么多天過去,傳出來的都是讓人暖心的故事。酒店價格下調、開辟臨時停車場、公廁配備濕廁紙和衛生巾……讓人感嘆“淄博真是太卷了”。
各地燒烤紛紛申請出戰。但是,請大家弄清楚重點:因為游客太多,很多人去淄博是沒吃上燒烤的,但他們仍然表示“來得值了”。關鍵不在于燒烤,而在于服務態度。更多關于淄博燒烤的深度解讀,可瀏覽巔峰智業的其他原創文章:與、。
旅游搭子
所謂“旅游搭子”便是兩個或數個陌生人(多為同性)在網絡相約,結伴旅行。異地出發,目標地匯合,費用AA,可以分工合作,相互照應,一起享受旅游的樂趣,省去一人獨往的不便與尷尬。
當今,“搭子”在Z世代間風靡。從飯搭子、游戲搭子,到摸魚搭子、旅游搭子,這種新型社交關系逐漸滲透各個垂直細分領域。
五一假期前,瀏覽豆瓣、小紅書等平臺,除了旅游攻略、旅游必備清單等恒久不變的熱門旅游話題,“找旅游搭子”的帖子異軍突起。
許多年輕人渴望把自己和更大的世界聯系在一起,與陌生人一起游山逛水,拍照探店、打卡美食,旅游完畢,既可以在線下繼續交往,也可以就此揮手告別,毫無負累,社交自然而然回歸純粹的本質。
然而,硬幣皆有兩面。找“旅游搭子”也有明顯的弊端。安全問題首當其沖。年輕人必須提高警惕。在準備找“旅游搭子”時要做足功課,“驗明真身”,規劃周全,“興利除弊”,一定要把安全放到首位。
交換式旅游
所謂的“交換式旅游”是指,交換者出行的目的城市對換,一方到對方城市旅行,雙方互相提供自己的住處免費供對方使用,并且幫助對方規劃行程或者介紹本地的名勝及小吃等等。
實際上,這種看似新穎的旅游方式,前幾年就流行過一段時間。今年“五一”期間,不少地方酒店價格出現大幅上漲,或許又讓更多年輕人想到了這種更“節約”的出游方式。
畢竟,住宿費用在旅行開支中占據了相當一部分比例,這種“交換式旅游”可以直接省掉這部分成本,在經濟角度無疑是合算的。再加之又具有滿足好奇、彰顯個性的“情緒價值”,或許還能夠交更多朋友,一部分年輕人選擇這種方式,倒也并不難理解。
但也必須要指出的是,在具體操作上,“交換式旅游”又未必像看起來那么簡單和美好。
畢竟,省錢固然好,但旅游,最重要的是玩得開心。如果省錢的方式,可能會給自己的旅游帶來一些風險,則就要慎重了。
臨時“飼養員”
形容那些云養動物的奶爸奶媽們不惜為愛奔赴線下,排隊三小時只為一面之緣,他們愿意花費時間和精力,排隊等候觀賞和與動物們互動,體驗和動物親密接觸的快感。
上半年,各大社交平臺掀起了熊貓熱。當丫丫、和花、萌蘭等“頂流”國寶大熊貓們遇上五一的“頂級游客流量”,也讓國內眾多動物園登上了熱門景區榜單。
據成鐵商旅公司工作人員介紹,作為今年五一節假期的主推產品,4月29日出發的“熊貓專列”套票在12306平臺上線僅僅半個多小時就全部售罄。
在四川成都,大熊貓主題游備受游客、尤其是外地游客青睞,“網紅”大熊貓“花花”帶動26.4萬游客參觀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排名全國十大熱門景點第二位。
寺廟打卡
在當下的環境中,無論是學業、工作還是生活,年輕人面臨著“上岸”“內卷”“996”等來自各個方面的壓力,有些年輕人把逛寺廟燒香當作是一種解壓方式,寺廟便成為了精神寄托之地。
剛剛過去的這個“五一”假期,寺廟打卡、寺院禪修都成為了主題詞。而在預定寺廟景區門票的人群中,90后、00后占比高達50%。
如在雍和宮求事業求手串、在寒山寺聽鐘聲求平安、在大明寺游古剎求福財...不僅可以放松心情,更能體驗文化氛圍。上岸前先上香,將業績kpi托付給神明,佛系青年為了解壓,選擇卷到佛祖面前讓心靈出家,為躁動不羈的靈魂尋找一個歸宿。
從而可以看出,年輕人的旅游消費理念在逐漸升級,不再滿足于產品本身的實用價值,而更關注它背后的文化價值,以及顛覆傳統的一些新式體驗?!吧习肚跋壬舷恪?,為了請一串法物自愿“罰站”數小時,隊伍從山上排到山下。寺廟正是抓住了年輕人的情緒需要宣泄的出口,為其焦慮和壓力提供了出逃的途徑。更多關于寺廟旅游的內容,巔峰智業曾在一文中進行了詳細解讀。
在逃“藝人”
形容市場回暖情況下,各類藝術展、博物館、演唱會增加的數量呈現井噴趨勢,專注各地逛展、蹦野參加音樂節的這些年輕人。
據中國演出行業協會票務系統采集與服務平臺數據監測,2023年4月29日至5月3日,全國營業性演出31050場,與去年“五一”假期同比增長417.5%,觀眾人數865.49萬人次,與去年同比增長333.2%,與2019年同比增長1.52%?!拔逡弧奔倨陂g,全國營業性演出平均票價與去年同比增長12%。尤其是五一的戶外好天氣與氣氛拉滿的音樂節高度適配。
據不完全統計,截至5月初各大音樂節共官宣50多場演出,各類型藝術展、博物館、演唱會呈現井噴趨勢,逛展、蹦野迪逐漸成為年輕人的社交新方式。年輕人的報復性狂歡不僅讓各種線下演出回暖,也讓藝術性演出朝著地方化和“城市名片”的方向發展。
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通過旅行去追尋自己的興趣愛好和個性特點。他們通過旅行去探索新的文化、認識新的朋友、收集旅行中的回憶。在上海無界美術館賞鑒光影藝術、在河南戲劇幻城感受沉浸式戲劇、在成都仙人掌音樂節沖向熱烈與自由...這些旅游體驗讓他們感到更加充實和滿足,也讓旅行變得更加有意義和有趣。
圍爐冰茶
所謂“圍爐冰茶”,正是夏季版的“圍爐煮茶”。去年秋冬,三五好友圍坐在烤爐邊,中式茶壺放在炭火中央,爐網上烤上大棗、柿子和橘子等,自帶慢生活氛圍的圍爐煮茶,爆紅于各大社交平臺。
截止5月6日,#圍爐冰茶相關話題在抖音的播放量已經超過1380萬次,作為圍爐煮茶的“夏日翻版”,圍爐冰茶似乎成為了某種生活方式的延續。
從露營到圍爐煮茶、圍爐冰茶,這些火熱現象的背后可以看出年輕人對“情緒價值”的需求。能夠帶來氛圍感、松弛感、溫暖與美好的產品,都會在一段時間的市場里持續火熱。
據小紅書發布的“2023年度生活趨勢”報告顯示:輕解壓、氛圍感、出遠門等十種趨勢,會在2023年影響大眾人群,成為他們新的生活方式。
種種觀點結合來看,圍爐冰茶只是一個引子和一種引流手段,即便這一服務產品還存在著門檻低、內容同質化、產品內容參差不齊等亂象,但有關“氛圍感”“松弛感”的生意,在氣溫不斷升高之下,已有持續火熱的端倪。
旅游度假區新國標已于23年2月1日正式實施
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轉自巔峰智業,不代表本會觀點,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