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寫風景的古詩100首
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王維《使至塞上》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王維《山居秋暝》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蘇軾《飲湖上初晴后雨二首?其二》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白居易《憶江南?江南好》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100句寫景詩詞,總有一句驚艷了你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張繼《楓橋夜泊》春水碧于天,畫船聽雨眠。――韋莊《菩薩蠻?人人盡說江南好》遲日江山麗,春風花草香。――杜甫《絕句二首》黃河遠上白云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王之渙《涼州詞二首?其一》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韓愈《早春呈水部張十八員外》100句寫景詩詞,總有一句驚艷了你獨憐幽草澗邊生,上有黃鸝深樹鳴。――韋應物《滁州西澗》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杜牧 《江南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白居易《錢塘湖春行》籬落疏疏一徑深,樹頭花落未成陰。――楊萬里《宿新市徐公店》雙飛燕子幾時回?夾岸桃花蘸水開。――徐俯《春游湖》100句寫景詩詞,總有一句驚艷了你月黑見漁燈,孤光一點螢。微微風簇浪,散作滿河星。――查慎行《舟夜書所見》明月別枝驚鵲,清風半夜鳴蟬。――辛棄疾《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一道殘陽鋪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紅。――白居易《暮江吟》草滿池塘水滿陂,山銜落日浸寒漪。――雷震《村晚》獨出門前望野田,月明蕎麥花如雪。――白居易《村夜》100句寫景詩詞,總有一句驚艷了你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楊萬里《曉出凈慈寺送林子方》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賀知章《詠柳》描寫風景的古詩有哪些
西湖是“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泰山是“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赤壁是“亂石穿空,驚濤拍岸,卷起千堆雪”;揚州是“青山隱隱水迢迢,秋盡江南草未凋”??你想不想去看看。
重溫25首寫風景名勝的詩詞這個夏日,開始云旅游吧!廬山瀑布廬山廬山:又名匡山,中國名山之一。位于今江西省九江市北部的鄱陽湖盆地。在廬山區境內,聳立于鄱陽湖、長江之濱。關于描寫風景的100首古詩
1、梅花
宋代:王安石
(相關資料圖)
墻角數枝梅,凌寒獨自開。
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
譯文
那墻角的幾枝梅花,冒著嚴寒獨自盛開。
為什么遠望就知道潔白的梅花不是雪呢?因為梅花隱隱傳來陣陣的香氣。
2、江雪
唐代:柳宗元
千山鳥飛絕,萬徑人蹤滅。
孤舟蓑笠翁,獨釣寒江雪。
譯文
所有的山,飛鳥全都斷絕;所有的路,不見人影蹤跡。
江上孤舟,漁翁披蓑戴笠;獨自垂釣,不怕冰雪侵襲。
3、望岳
唐代:杜甫
岱宗夫如何?齊魯青未了。
造化鐘神秀,陰陽割昏曉。
蕩胸生曾云,決眥入歸鳥。( 曾 通:層)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譯文
巍峨的泰山,到底如何雄偉?走出齊魯,依然可見那青青的峰頂。
神奇自然匯聚了千種美景,山南山北分隔出清晨和黃昏。
層層白云,蕩滌胸中溝壑;翩翩歸鳥,飛入賞景眼圈。
定要登上泰山頂峰,俯瞰群山,豪情滿懷。
4、山居秋暝
唐代:王維
空山新雨后,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隨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譯文
空曠的群山沐浴了一場新雨,夜晚降臨,空氣涼爽,仿佛已經到了秋天。
皎皎明月從松隙間灑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
竹林喧響知是洗衣姑娘歸來,蓮葉輕搖想是上游蕩下輕舟。
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隨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孫自可以久留。
5、絕句
唐代:杜甫
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里船。
譯文
兩只黃鸝在翠綠的柳樹間婉轉地歌唱,一隊整齊的白鷺直沖向蔚藍的天空。
我坐在窗前,可以望見西嶺上堆積著終年不化的積雪,門前停泊著自萬里外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只。
描繪中國風景名勝的古詩有哪些?
1、《初見嵩山》
宋代:張耒
年來鞍馬困塵埃,賴有青山豁我懷。
日暮北風吹雨去,數峰清瘦出云來。
譯文:多少年來,鞍馬勞頓,被困于塵埃之中,塵世污濁,我的呼吸都有些不暢了。還好有青山在,它穩健、挺拔、聳立,它披一身青翠,迎接清風雨露,送走晚霞明月。
青山的豁達,讓我也有了馳騁的胸懷。天色漸晚,北風蕭蕭,吹走一片云雨,此時,晴空一碧,幾座山峰就從云后面走出來了,原來它們是那么的清瘦挺拔、不染一絲塵埃。
2、《登岳陽樓》
唐代 杜甫
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
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
譯文:很早聽過聞名遐邇的洞庭湖,今日有幸登上湖邊的岳陽樓。大湖浩瀚像把吳楚東南隔開,天地像在湖面日夜蕩漾漂浮。
3、《峨眉山月歌》
唐代:李白
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
譯文:高峻的峨眉山前,懸掛著半輪秋月。流動的平羌江上,倒映著月影。夜間乘船出發,離開清溪直奔三峽。想你卻難相見,戀戀不舍去向渝州。
4、《獨秀峰》
清代:袁枚
來龍去脈絕無有,突然一峰插南斗。
桂林山水奇八九,獨秀峰尤冠其首。
三百六級登其巔,一城煙水來眼前。
青山尚且直如弦,人生孤立何傷焉?
譯文:全然找不到來龍去脈,只見一座高峰突然出現,高可入云,直插南斗星。桂林山水本來就十有八九奇絕卓異,而獨秀峰更是首屈一指。
幾百級階梯拾級而上才到達它的峰巔,盡覽全城風光,但見輕霧迷漫,碧波蕩漾。青山尚且可以矗立如琴弦,人生孤立無援又有何妨礙!
5、《焦山望寥山》
唐代:李白
石壁望松寥,宛然在碧霄。
安得五彩虹,駕天作長橋。
仙人如愛我,舉手來相招。
譯文:站在焦山陡峭的石壁上,遙望松寥山,就像站在碧藍的云霄。如何才能把五彩虹化為凌空的長橋,以便直通天堂。仙人如果愛惜我,就對我招招手吧,讓咱們一起去翱翔。
《畫》這首詩中寫了幾種景色分別是哪些
古詩《畫》描寫了山,水,花,鳥這四個景。
《畫》為盛唐詩人王維所做的一首五言絕句。全詩表達了詩人對畫中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對現實的憂傷。全詩原文如下:
遠看山有色,近聽水無聲。
春去花還在,人來鳥不驚。
白話文釋義:遠看高山色彩明亮,走近一聽水卻沒有聲音。春天過去,可是依舊有許多花草爭奇斗艷,人走近,可是鳥卻依然沒有被驚動。
擴展資料
《畫》這首詩是一首畫作欣賞詩,從詩中的描述來看,畫中有山、水、花、鳥都是典型的中國畫題材,而且肯定是一幅畫得相當逼真、傳神的作品。
作者通過文字的描述,把一幅本是靜止的畫變成了一幅美麗的風景卷軸展現出來:蒼翠的山,流動的水,綻放的花,歡鳴的鳥,一派鮮活的景象,把讀者引入了無限的遐想之中。當讀者從遐想中回到現實的時候,才發現,畫中的一切不過是一個個無生命的靜物。
看遠處的山往往是模糊的,但畫上的山色卻很清楚,在近處聽流水,應當聽到水聲,但畫上的流水卻無聲。在春天盛開的花,隨著春天的逝去就凋謝了。而畫上的花,不管在什么季節,它都盛開著。人走近停在枝頭上的鳥,它就會受驚飛走。但畫上的鳥,即使你走近了,它也不會驚飛。全讀起來似乎行行違反自然規律,其實正是暗中設謎,寫出了畫的特點。
詩中的畫似乎代表著一種夢想,一種可見而不可得的夢想,但那種夢想只是在人的心靈處于一種安靜的狀態中我們才能夠想起。但不可得已是事實,詩人唯有帶著淡淡的幽思去尋覓世間最后的能夠寄托情懷的東西。人已去,空留花,鳥未驚,人又來,沒有永恒的美麗,而一切的美麗都將隱于虛幻。
標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