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 記者 陳施君
(資料圖片)
在京津冀跨區域經營,企業辦事就地解決;異地辦理個人事項,無需來回折騰……作為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橋頭堡,近年來,北京城市副中心加強與天津、河北、雄安政務服務部門協同合作,推動京津冀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和四地自貿試驗區政務服務“同事同標”,共同營造京津冀一流營商環境,打造協同發展新優勢。
京冀同心 政務協同先行
瓣瓣不同,瓣瓣同心。城市副中心與北三縣地區毗鄰,地緣相近、人員相親、產業相鄰,以此為紐帶,城市副中心與河北間的政務服務合作不斷走向深入。
不動產登記機構查詢、住房公積金繳存提取查詢、社保個人權益記錄信息查詢打印……在三河市政務服務大廳,輕輕點擊北京市政務服務便民自助終端屏幕,熱門服務一欄里羅列了十余項便民業務。該終端與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的機器一模一樣,能夠提供北京市的公積金、社保、教育、市場監管等便民查詢、打印等服務。
2021年9月,北京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建成投用之時,即開設了“跨域通辦”服務專區,專項支撐與北三縣“跨省通辦”事項的辦理,同時把“智能自助”辦理模式向北三縣延伸,為企業、群眾提供優質便捷的服務體驗?!敖涍^多輪摸底,我們充分對接兩地企業群眾辦事需求,北京城市副中心向廊坊北三縣部署北京政務服務便民自助終端,并積極協調省級部門打通系統跨省訪問壁壘,實現了便民高頻服務事項在廊坊北三縣落地通辦,并在幾年間不斷擴大通辦事項范圍。”區政務服務局局長張勝勇表示。
以智能終端和人工窗口為依托,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與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了“就近辦、一次辦”,有效避免了“兩頭跑”“折返跑”。以北京市交通委“小客車指標賬號信息變更”業務為例,居住在北三縣的市民原本需要本人持身份證到現場辦理,后通過設立在北三縣的政務服務大廳“跨省通辦”窗口辦理該項業務,2022年共為辦事人減少跑動3萬余公里,節省辦事時間700余小時。
2022年,通州區市場監管局、政務服務局與廊坊“北三縣”就區域內市場主體登記事項的“跨域通辦”“同事同標”達成共識。根據方案,通州區與“北三縣”首批選取連鎖型便利店、連鎖型餐飲、便民商超等生活便民服務業為試點,共同搭建有限公司設立登記、有限公司變更登記、食品經營許可新辦、食品經營許可延續、藥品零售企業經營許可證核發、第二類醫療器械經營備案憑證辦理6個事項的跨地區統一辦事標準。
兩翼齊飛 云端“握手”
北京城市副中心與雄安新區“兩翼”齊飛,兩地的政務協同也在云端“握手”。今年4月,河北雄安方元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分公司通過“云窗口”,在雄安片區“自貿通辦”窗口辦理了北京市通州區營業執照,這也是“自貿通辦”上線運行完成的首單業務,標志著雄安與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實現了跨域通辦。“以前辦類似的異地業務,盡管手續已經非常簡化了,但因為要兩地來回跑,怎么也得用一天時間?,F在從提交材料到辦理完畢,只用了20分鐘,這也讓我們在對接和服務北京跨境電商企業上,更有信心?!逼髽I負責人說。
河北自貿試驗區承接了很多北京疏解企業,涉企經營和個人事項跨區域辦理需求較大。根據雙方簽署的試點框架協議,北京城市副中心和河北自貿試驗區(含雄安新區、廊坊臨空經濟區、正定、曹妃甸各片區)在屬地政務服務中心分別設立了可辦理“自貿通辦”業務的綜合窗口,并互設自助服務終端,提供異地辦事服務。申請人可在任何一方政務服務中心提交申請,辦理“自貿通辦”事項。目前共有北京市和通州區近3500項政務服務事項,在河北自貿試驗區的4個片區上線通辦,極大方便了企業群眾。
北京可打印天津市營業執照
5月19日,通州區政務服務局一行抵達天津河北區政務服務辦公室,一天滿滿當當的調研和座談,圍繞兩地如何進一步優化跨省服務、提升異地出證效率進行。多年間,兩地始終保持政務協同密切對接。
今年4月,注冊地在天津市河北區的中科元商(天津)科技有限公司在城市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領取了企業營業執照,這也是北京市打印出的首張天津市營業執照。
中科元商是北京一家從事餐飲行業互聯網營銷宣傳的公司,隨著業務的不斷擴大,公司將目光瞄準了天津市場。以前,想要跨市跨區開辦企業,需要企業跑到當地政務服務中心進行申請。隨著天津河北區與北京通州區“跨省服務”政務合作模式正式落地,企業足不離京,便可領取天津市河北區的營業執照,首次實現“異地授權、異地出證”。“照以前的流程,我需要到天津去填表、申請,審核通過后還要去天津打證?,F在大大節省了經濟和時間成本,太方便了?!敝锌圃虡I務負責人盧迎春說。
以本次申請異地營業執照為例,兩地政務服務中心將共同提供“攜手辦”團隊線上服務,企業在副中心綜合窗口申請天津公司設立登記后,兩地聯動線上審核、申請材料寄遞,收到材料后,天津在副中心一體化平臺上點擊授權出證,副中心即可直接打印天津營業執照。
截至目前,副中心已與河北雄安、曹妃甸、廊坊市北三縣、河北自貿試驗區以及天津濱海、武清、寶坻等13個屬地政務服務部門建立“區域通辦”聯動工作機制,發揮副中心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和“云窗口”遠程服務模式優勢,通過網上跨省通辦專區、設立跨省通辦窗口和互設便民自助終端等渠道,建立了線上全程網辦+異地代收代辦+多地聯辦的模式,實現了北京3476個市、區兩級政務事項、河北555項、天津501項政務服務事項異地網上辦、馬上辦、就近辦。京津冀地區依托各類渠道,共辦理“區域通辦”事項1萬余件,有效降低了企業群眾跨地域辦事成本。
“下一步,我們將進一步提升在推進京津冀協同發展的歷史主動和歷史擔當,聚焦生產要素自由流動、企業跨地區生產經營、產業鏈供應鏈協同,以及教育、就業、社保、醫療、養老、婚育、出行等與企業群眾密切相關的異地辦事需求,健全完善‘異地授權、異地出證’工作模式,建立健全政務服務‘攜手幫’工作機制,打造京津冀政務‘一體化服務專區’。我們相信,通過政務服務和行政審批的攜手推進,必將更好服務京津冀營商環境優化,助力京津冀協同發展。”張勝勇表示。
攝影 常鳴 唐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