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本報訊 (宋 丹 記者 史玉成)日前從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以下簡稱“中國計量院”)獲悉,國際分析化學溯源合作組織(CITAC)公布了2022年度CITAC Best Papers Award(最佳論文獎)獲獎名單,該院的一篇論文獲得該獎項。
據了解,論文介紹了基于同位素稀釋-液相色譜-電感耦合等離子體質譜(HPLC-ID-ICP-MS)的全血中血紅蛋白(HGB)絕對測量方法。論文第一作者為中國計量院碩士研究生潘夢蕓,通訊作者為中國計量院研究員馮流星和李紅梅。
血紅蛋白(HGB)是紅細胞中負責運輸和儲存氧氣的含鐵蛋白,是貧血等血液疾病的重要標志物。在臨床檢驗領域,HGB的準確檢測對于相關疾病的診斷和健康評估具有重要意義。然而,目前臨床檢驗中針對HGB的檢測方法只能溯源到約定的測量標準,無法溯源到SI單位,從而導致不同實驗室檢驗結果的偏差可達到20%以上。
針對HGB測量結果無法直接溯源到SI單位這一難題,中國計量院金屬組學計量研究組采用基于無機質譜的HPLC-ICP-MS方法,通過柱后同位素稀釋對HGB中的鐵元素和硫元素進行同時測量,并結合目標標志物中元素標簽的摩爾比得到了全血中HGB和轉鐵蛋白(Tf)的含量。
該方法實現了測量結果溯源至SI單位,可作為國際臨床醫學檢驗中總HGB的潛在參考測量程序,對促進全球醫學檢驗領域HGB項目的等效測量和國際互認具有重要意義。
據悉,國際分析化學溯源合作組織(CITAC)成立于1993年,是分析化學領域歷史最悠久的國際組織。其使命是通過制定分析化學和標準物質生產的質量體系指南及物質的量溯源標準,推動全球合作,實現分析測量結果的全球互認,與國際計量局(BIPM)等國際計量機構有著緊密的合作聯系。
CITAC Best Papers Award由全球化學計量同行從各國計量機構每年公開發表的分析化學領域論文中評出2~3篇。2022年共評選出3篇,另外兩篇分別來自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院(NIST)和英國國家物理研究院(NPL)。
《中國質量報》【新聞快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