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隨著高考、中考落下帷幕,全國大中小學生即將進入“暑假模式”。與此同時,各地相繼進入主汛期(6月至8月)。據預測,今年主汛期,松花江中下游、嫩江上游、黑龍江中游、珠江流域以及鄱陽湖、閩江等地可能發(fā)生洪水。
要知道,防汛準備工作多做一些,安全隱患排查細一點,群眾安全保障就能強一分。各地各部門要聞“汛”而動,做好防汛應急功課。各級領導干部不能心存僥幸,要抓細抓實各項防范應對措施,要拿出“時時放心不下”的責任感,以萬全之策應對萬一可能。
防汛工作要突出重點,下足“繡花”功夫。一方面,強化隱患排查整改,對有可能存在的問題和隱患開展拉網式、地毯式的排查,絕不放過任何一個安全隱患。另一方面,落實氣象預警與應急響應聯動機制,壓實壓細轉移避險責任,確保萬一災害來臨,能及時通知群眾疏散,保障生命安全。以往的經驗告訴我們,雖然做好了各項準備工作,但防汛工作中會面臨一些突發(fā)不確定因素,這就需要,以工作的確定性應對汛情的不確定性,把災害損失降到最低,切實筑牢防汛屏障。
事實證明,緊盯重點地區(qū)、重點部位,摸排薄弱環(huán)節(jié),盡早補上短板弱項,加強對極端天氣威脅的研判,把防汛關口前移,做到有的放矢、精準防汛,才能掌握主動權,打贏主動仗。
值得注意的是,汛期“遇”到暑期,要繃緊“安全”這根弦。汛期水情復雜,高水位和炎熱天氣疊加,孩子們喜歡在河道、水庫、湖泊中嬉戲、游泳,溺水事故進入高發(fā)期。溺水年年講,年年都有悲劇發(fā)生。這需要家校社聯合起來織密織牢暑假安全網,不讓孩子進入安全管理“真空期”,多管齊下、嚴防死守、認真應對。一方面,家長是孩子的第一監(jiān)護人,必須履行好監(jiān)護人職責,確保孩子在暑假期間不到不安全水域“野泳”。另一方面,學校要做好學生防溺水安全教育,尤其對農村地區(qū)留守兒童更應加強安全教育和溺水防范。
安全大于天。汛期來臨,一些看似安全的水面實際上險象環(huán)生。各部門要持續(xù)加強對危險水域的巡查工作,做到“管好水,看住人”,及時勸阻涉水危險行為,制止在水庫周邊游玩行為,發(fā)現一起教育一起,堵好“安全漏洞”,營造暑期、汛期安全環(huán)境。
推薦閱讀:
人民網評:全力營造安全有序的暑期旅游環(huán)境
人民網評:快樂過暑假,安全“不放假”
(責編:孟哲、曲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