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引起了公眾對電磁爐安全和電磁輻射的廣泛關注。
(相關資料圖)
2、真相:
3、電磁爐的工作機理是電磁感應加熱,即通過磁場的變化將電能轉化為容器內的熱能。
4、通常在電磁爐表面的隔熱板下安裝一個銅線圈,電能轉換裝置在線圈中產生交變磁場(強度不斷變化的磁場),頻率一般在20kHz到40kHz之間,屬于極低頻電磁場的范疇。
5、交變磁場通過爐面的鐵磁性金屬器皿時,產生渦流和磁滯損耗效應,將電能轉化為熱能。
6、世界衛生組織(世衛組織)的意見是什么?
7、世衛組織于1996年啟動了國際電磁場項目,以調查電磁場發射技術可能給公眾帶來的健康風險。2007年,世衛組織專家組完成了極低頻電磁場(0~100kHZ)對健康影響的審查。
8、2002年,國際癌癥研究機構(IARC,世衛組織支持)發表了一篇專論,將極低頻電磁輻射列為可疑致癌物,并以流行病學研究中的聯合分析方法為基礎。
9、它證明了一個一致的模式:兒童平均暴露在超過0.3-0.4T的住宅工頻磁場中,患白血病的概率會增加一倍。這一結論被國內媒體廣泛引用,一度引起人們對家電安全的恐慌。今天,
10、公眾視野中還有很多相關報道。
11、然而,在2007年世衛組織審查的結論中,明確解釋了電磁輻射對健康的影響:
12、國際癌癥研究機構的結論由于方法不當,缺乏有效的生物物理機制,無法顯示電磁輻射與兒童白血病之間的因果關系。
13、在癌癥、抑郁癥、自殺、生殖功能障礙、發育障礙、免疫變化、神經行為效應和神經退行性疾病中,沒有研究和實例證明電磁輻射的影響;
14、研究證據可以證明電磁輻射不是心血管疾病和乳腺癌的病因。
15、同時,國際非電輻射防護協會(ICNIRP)于2010年更新了《極低頻電磁場人體防護指南》[6](以下簡稱指南),詳細列舉了電磁輻射對人體的影響及其與疾病的關系,支持了世衛組織的審查結論。
16、認為沒有充分證據證明低頻電磁輻射的致病性,慢性接觸低強度低頻電磁輻射不會致病。但也說明了高電場強度的低頻電磁輻射會對接觸者造成身體不適(非致病性),所以規定了人體接觸電磁場的限值。
17、ICNIRP在導則中做了詳細闡述:“低頻電磁場暴露對神經系統有一些已被確認的急性影響:對神經和肌肉組織的直接刺激以及引發視網膜光幻視。也有間接科學證據顯示,
18、諸如視覺過程和運動協調性等腦功能可能受感應電場短暫地影響。所有這些影響都有閾值,低于閾值就不會發生,只要符合體內感應電場的基本限值,這些影響就可以被避免。”
19、因此,該電視節目中引用的“電磁污染會影響使用者的神經系統、免疫系統、生殖系統,誘發心血管疾病甚至致癌”的觀點是不適用于電磁爐等低頻家用電器的。此外,“電磁污染”一詞在WHO相關的文獻及材料也從未出現。
20、在上述電視節目中,中國家用電器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的工作人員對1款家用電磁爐進行了電磁輻射測試,
21、節目最終得出了使用電磁爐的時間不宜過長;盡量避免孕婦、兒童使用;電磁爐正面輻射最??;以及鍋的大小與電磁爐應匹配4個結論。
22、首先,從統計學上來說,由于樣本的嚴重不足,這個實驗得出的結果并不適用于所有電磁爐產品。
23、以下簡稱國標)中規定:電磁爐的電磁輻射檢測應參照2008年歐洲出臺的最新家用電器電磁場測量標準(以下簡稱歐標)——Measurement methods for electromagnetic fields of household appliances and similar apparatus with regard to human exposure,
24、在節目中提到“相關行業推薦標準中規定低頻電池輻射的加權測量值不能超過30%”,
25、這里的加權測量值是指磁場探頭(即研究院工作人員手持的測量儀器)測量出的磁通密度值Br.m.s.除以磁通密度限值BRL(50Hz時)再乘以耦合因子c(r1),可以寫為如下公式:
26、其中,耦合因子在測試帶有局部高場強的器具時才需要使用,一般情況下取為1。舉個例子:假設電磁爐前側測量出的磁通密度為0.01T,50Hz處的磁通密度限制值為0.1T(如表2所示,
27、5/50=0.1T),則加權測量值W應為0.01/0.1=0.1,即10%。歐標中規定,被測電器在所有的頻率點和方位得到的加權測量值W不超過1(也就是100%)即為合格。
28、國標則在歐標中選擇了一種較為簡易的測量方法,規定在一定頻率范圍內所有方位的加權測量值不能超過30%。
29、綜上所述,雖然研究院的實驗結果表明電磁爐兩側和后側的電磁輻射較大,但只要滿足歐標,即可認為產品是安全的,對人體并沒有傷害。節目在電磁爐30厘米距離進行的測量表明該電磁爐符合標準。
30、而10厘米距離進行的測量,因為不符合國標的測試規程,所以只具有參考意義。因此,僅憑此測量結果推出“應當盡量在前側使用電磁爐”的結論是邏輯錯誤的。
31、最后,研究院的工作人員還對不同材質和大小的鍋具進行了測試,結果說明鍋具的材質和大小會影響電磁輻射的強度,搪瓷材質的小直徑鍋具會產生最大的輻射。實際上,
32、歐標對電磁輻射測試使用的鍋具規格進行了明確定義:測試中應當使用說明書推薦的最小鍋具尺寸。如果沒有推薦尺寸,則使用標準的測試鍋具,
33、分為直徑110mm、145mm、180mm、210mm和300mm五種尺寸,在其中選擇可以覆蓋電磁爐表面放置鍋具圓圈標志的最小尺寸。被測鍋具的材質需為搪瓷鋼,其中盛入約70%的水,
34、同時電磁爐穩定運行在最大功率之下。也就是說,電磁輻射測試是在最苛刻的條件下進行的。所以,只要是符合標準的電磁爐,即便我們采用直徑較小的搪瓷鍋烹飪,也不必擔心電磁輻射對健康造成影響。
35、準更詳細的內容,讀者可以參考《電磁灶》 及《EN 62233:2008測量方法解析》 。
36、結論
37、目前,沒有科學證據證明低頻電磁場會給人類帶來疾病。因此,“電磁爐輻射可能致癌”的說法,及以此推出的“孕婦和兒童應盡量避免使用電磁爐”及“電磁爐使用不宜時間過長”的結論都并無事實根據。
38、對于符合國家標準的產品,也沒有必要刻意規避某個方向進行使用。當然,鑒于只有適用于符合國家標準、合格生產的電磁爐產品才是安全可靠的,建議各位在購買時多留心,選用具備標準認證的產品。
本文到此結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