冒著高溫、到處奔波,辛苦工作的戶外職工們常常希望在累了或渴了的時候能有一個歇腳的場所,這是他們最大的心愿。近年來,普陀區打造了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整合各街鎮和片區資源,集成了戶外職工愛心接力、職工健康服務、職工法律援助等多項功能,以環衛工、快遞員、送餐員、出租車司機、物流駕駛員、交警輔警等戶外職工為主要服務對象,開展特色活動、提供便民設施,打通了工會聯系職工的“最后一公里”。
暖心驛站 構筑戶外職工的休憩港灣
(資料圖)
普陀區各戶外愛心接力站在軟件、硬件配備上都花了不少功夫,旨在解決戶外職工飲水供給、避暑取暖、手機充電、餐食加熱、休息如廁等問題。
各站點免費提供飲用水、雨傘、充電寶等用具,配置了醫藥箱、微波爐、冰箱等,更備有藿香正氣丸、清涼油、花露水等防暑降溫物品,給戶外職工們炎熱的工作環境“降降溫”。
作為首批五星站點,甘泉路街道幸福600愛心接力站除了基礎配置外,還提供熱敷眼罩、腰墊按摩服務,并關注女性需求,為戶外女職工提供護理用品。同時,站點整合了黨群服務中心等現有公共陣地資源,提供多功能高質量的職工服務,例如為職工免費提供健身場所,為孕期、哺乳期女性職工提供便利服務,在每周一中午開放健康服務點為職工免費提供醫療服務等。
“全國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區愛心接力站示范站點”區就業促進中心愛心接力站點,服務點位于一樓大廳內,主要面向周邊的環衛工、快遞員、外賣員以及前來咨詢的居民群眾等人群。站點在大門口放置了一臺冰箱和常用藥品,負責人徐春海表示,“我們考慮到有的快遞小哥常常是來去匆匆,物品放門口的話會更加方便他們拿取,遇上不好意思拿取的外賣小哥,我們的工作人員和保安也會直接送給他們。”
區就業促進中心愛心接力站
如今,每一個站點都充分融合了屬地服務特色,比如祥和普工英靠譜驛站有中醫坐診,為職工健康把脈;創享塔普工英靠譜驛站,則將歷史、時尚、創意有機融合,各愛心接力站還會在運營過程中根據戶外勞動者的需求不斷完善。
創享塔普工英靠譜驛站
區五星級站點、長征鎮祥和黨群服務中心愛心接力站,毗鄰居民區和百聯中環商圈,經常會有來往的勞動者在此歇腳。負責人劉振鳴提到,“我們不斷在想勞動者還需要些什么,希望能夠盡最大的努力為他們提供幫助。”站點與周邊商場深度合作,商場為站點捐贈部分基礎物資,商場的外賣員、保安、保潔等戶外職工也可至站點享受服務。保安張師傅負責清理周邊道路違規停放的非機動車,談到祥和黨群服務中心愛心接力站的服務,他連連點贊,“有了愛心接力站對我們來說方便了很多,我有時候戶外工作得時間久了,就可以過來休息一下,也能緩解室外高溫的疲憊。”
長征鎮祥和黨群服務中心愛心接力站
整合資源 打造多元勞動群體的陣地
隨著外賣騎手、快遞小哥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日益壯大,萬有引力普工英靠譜驛站更注重對這些勞動者的黨建引領,為新就業群體提供服務。
依托愛心接力站,正在創建“全國最美工會戶外勞動者服務站點”的萬里街道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滿足新就業群體的多樣化需求。站點由數座顏色各異的集裝箱搭建而成,聚焦破解新就業群體“生活、辦事、保障、樂活、發展”五大難題,打造了21組不同的服務空間,包括便民服務站、健康驛站、電動自行車換(充)電站、洗車坊、網約車充電區等多個服務點,讓新就業群體“餓了能就餐、累了能歇腳、休閑有書讀、出行有保障、就醫更便捷、困難能協調”。
萬里街道新業態新就業群體黨群服務中心
除了基礎的服務設施,站點會定期舉辦豐富多樣的活動,包括聯歡會、科普講座、職業技能培訓、公益樂活等等,負責人孔祥禎表示,“我們舉辦活動的意義不僅僅在于提升他們的職業技能,也希望能幫助他們快速融入這里的生活。”“餓了么”外賣騎手王師傅上個月在黨群服務中心參加了紅十字會的急救知識培訓,他談道,“這些活動收獲還是非常大的,培訓完之后我對基本的急救知識有了一些了解,希望之后有需要時能派上用處。”
戶外職工急救知識培訓
在常態化服務基礎上,各愛心接力站不斷升級,于日前開啟了“夏日送清涼”“微心愿”等活動。
萬里街道舒心灣愛心接力站舉辦“積分換禮品”活動,凡是來站點休息的職工可免費領取礦泉水或鹽汽水解暑并進行簽到積分,攢夠積分就可以兌換遮陽袖套、毛巾、遮陽帽、牙膏、洗發水等夏日清涼用品。此外,該站點食堂還推出了外賣騎手“10元吃到飽”套餐,為外賣騎手提供更加實惠的就餐服務。
“我工作時總是會有頭暈的感覺,需要一臺血壓計。”“我送外賣時特別需要一頂遮陽帽。”“最近天氣炎熱,要是有一臺小風扇就好了。”……甘泉路街道滬太片區愛心接力站攜手轄區愛心企業點亮“微心愿”,滿足戶外職工的愿望,減輕他們的工作負擔。
甘泉路街道滬太片區“微心愿”活動
戶外職工聚集在哪里,戶外職工愛心接力站就建在那里。在市總工會的帶領號召下,普陀區總工會還將持續不斷探索實踐,豐富站點服務新方式,讓工會服務更有高度、有力度、有溫度,讓戶外工作者感受到如家一般的溫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