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獲悉,2022年,該局深入推進藥品安全專項整治工作,結合日常監督執法工作實際,聚焦打擊假劣藥難點、痛點,創新思路,細化舉措,加強行刑對接、聯合執法、多領域監管,嚴打制售假藥劣藥違法違規行為,全力保障百姓用藥安全。2022年,貴陽市共查辦藥品案件516件,貨值金額10.87萬元,罰沒52.21萬元。查辦了“醫療機構使用假藥系列案”“睡眠香”“鋒灸”“陸氏遠坪糖尿病藥丸”“貴州安順李氏牙疼藥”等一批非藥品冒充藥品案件。
聚焦假藥認定強化統一共識——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根據相關規定,假藥、劣藥案件涉刑移送需提供藥品檢驗機構的質量檢驗結論,具體工作中,由于假藥、劣藥,特別是非藥品冒充藥品的假藥,通常無藥品通用名、無對應的藥品標準,不能以藥品標準實施檢驗并出具結論。準確認定假藥,并出具認定意見,成為藥品專項整治工作中的難點。
為破解這一難題,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主動作為,積極對接貴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貴陽市人民檢察院、貴陽市公安局。四部門依據相關法律法規,經多次溝通探討,統一政策法規認識,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明確6種情形認定假劣藥無需出具檢驗報告的基礎上,一致認同了“假藥、劣藥認定不需要載明藥品檢驗機構的質量檢驗結論”的7種適用情形。
統一認識,為查辦系列假藥案件提供有力支撐。2022年專項整治工作中,難以按藥品標準檢測認定真偽時,不用取得藥品的質量檢驗結論,而以書證、實物證據及實物來源等證據進行認定,由此,貴陽市市場監管部門查辦假劣藥案件數、涉刑移送公安機關案件數有了新的突破。2022年,共出具認定意見46份,移送司法機關藥品類案件35件。
聚焦藥品安全凝聚打擊合力——
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始終堅持貫徹落實全省藥品執法“一盤棋”的部署,橫向縱向共同發力,創新執法模式,不斷提升執法效能,形成打擊制售假劣藥違法行為的工作合力。
縱向上,向上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與省藥監局加強案件協查聯動、信息互通和執法協同,積極參加省局組織的案件線索現場檢查。2022年,發現部分醫療機構使用假藥的重大線索,立即向省藥監局報送,為省局及時部署、牽頭實施系列案提供基礎支撐。向下,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指導依靠各區(市、縣)市場監管局及基層公安機關。安排業務骨干,結合工作需求和實際工作中的問題,與區(市、縣)市場監管局、屬地公安機關開展案件交流培訓,24小時提供案件辦理咨詢,通過聯合檢查“傳幫帶”等,有力支持一線辦案人員,進一步提升基層執法人員辦案技能,強化行刑銜接、行紀銜接。2022年,共開展交流培訓7次,累計提供咨詢60余次,進行聯合檢查6次。
橫向上,緊密聯系貴陽市公安局和貴陽市人民檢察院,在市市場監管局設立警務聯絡辦公室,不斷健全完善行刑銜接工作機制。公安機關發現相關線索時,積極配合開展聯合執法檢查,共同研判會商案件,在案件辦理前中后期形成互通合作、協同配合的良好工作模式。同時,三部門根據案件推進情況,及時溝通對接,結合檢察機關對證據和認定提供的建議,推進案件辦理進度。2022年,支持公安機關成功完成體系化打擊的跨省查辦生產銷售假藥案件兩件。
聚焦重點領域嚴懲違法行為——
從線下到線上,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嚴打制售假劣藥違法行為不松懈。
互聯網及快遞物流新場所違法行為中,當事人身份信息難以確證,是市場監管部門實施假劣藥打擊的新難題。貴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鎖定關鍵,主動出擊,爭取到公安機關和檢察院的支持,三部門統一了互聯網及物流領域行政立案查處辦法。這一做法實現了對使用微信、抖音等網絡平臺制售假劣藥的打擊,貴陽市強化藥品經營新業態、新消費、新場所監管實現了新突破。2022年,涉刑移送使用微信銷售假藥案件2件,查辦利用快遞點郵遞制售假藥案件1件。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桂榕
編輯 江婷婷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