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近日,記者從六盤水市政務服務中心獲悉,該中心聚焦政務服務更簡、更快、更實三個目標,加大政務服務改革創新力度,著力深化“一網通辦”“一窗通辦‘2+2’模式”“跨省通辦”三項改革,加快推進政務服務標準化、便利化、規范化,擦亮叫響“貴人服務”品牌,構建更為優質、便捷、高效的政務服務環境,企業和群眾獲得感、幸福感持續增強。
據介紹,該中心按照“依托貴州政務服務網,全面打通自建業務系統”的要求,制定公積金管理系統、工程項目審批系統與貴州政務服務網融通計劃,全面梳理對接需求清單,于2022年 5月率先在全省將市級自建公積金管理系統與貴州政務服務網六盤水站點融通,2022年 7月完成工程項目審批系統與貴州政務服務網融通,市縣兩級“全程網辦”率均超過70%,進一步提升全市網上政務服務能力和水平,基本實現了“群眾少跑腿、信息多跑路、網絡協同辦”的目標。同時,與六盤水廣播電視臺協作,推進六盤水老百姓關心的交通出行、醫療衛生、婚姻生育、公安戶籍、住房置業、教育升學、工作就業、退休養老等高頻政務服務事項整合在“視聽涼都APP”上查詢、辦理,推進“政務服務+媒體”深度融合,拓展了政務服務供給渠道。
打造六盤水“半小時”政務服務圈提升城市便民服務質效。目前,建設17個覆蓋各市(特區、區)中心城區的政銀合作網點,同時滿足鄉鎮(村居)群眾的高頻辦事需求,與建行六盤水市分行通過設立裕農通服務點,打造村口銀行,支持醫保繳費、存取款、轉賬繳費、話費充值等鄉鎮鄉村群眾高頻需求功能,目前已建立鄉鎮(村居)服務點1024個。中心城區政銀合作網點可查詢辦理共計9個單位的13項辦理類、100項查詢類、13項查詢、打印類,共計126項政務事項。
按照“前臺綜合受理、后臺分類審批、綜合窗口出件”的服務模式,以“自然人+法人、咨詢+投訴”的“2+2”形式設置窗口,科學規劃辦事區域、規范事務管理,打造職業化輔助團隊,形成部門間數據通、系統通、業務通的政務服務協同聯動機制,實現“咨詢解答—事前輔導—分類審批—評價投訴”閉環管理,功能更加完善,市級政務大廳梳理自然人服務事項705項,法人服務事項1019項,設置公安、醫保/社保、公積金、不動產綜合窗口11個,綜合受理窗口4個。通過改革,全市前臺綜合窗口席位數從453個壓縮至207個,減少54.3%;全市大廳進駐人員從700人減少至642人,前臺受理窗口人員由457人減少至392人.市縣兩級進駐政務服務事項分類綜合受理比例達100%,達到對內減員增效、對外便捷高效的改革效果。
與全省同步大力推進西南地區和泛珠三角區域“跨省通辦”工作,依托“全省通辦、一次辦成”改革基礎,創新政務服務“跨省通辦”協作模式,有效解決異地辦事“多地跑”“來回跑”的問題,不斷提升群眾獲得感。目前全市設立“跨省通辦”窗口24個,并與遼寧省大連市、浙江省紹興市、廣東省中山市、福建省泉州市、云南省曲靖市等地共簽訂“跨省通辦”合作協議39個,覆蓋40余個市縣城市,按照“有件必商,來件必辦,寄遞跑路,通信輔助”的方式辦理“跨省通辦”事項,拓展“異地代收代辦”、優化“多地聯辦”,實現666個事項“跨省通辦”。于2022年12月26日與廣東省中山市共同制定印發《中山市與六盤水市協同推進政務服務“跨省通辦”試點工作方案》,雙方主要領導掛帥專班推進,建立臺帳項目化落實等措施有序推進粵黔政務服務事項全域“跨省通辦”試點工作。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編輯 桂榕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