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種植了十多年葛根的潘吉元,又開始打起了發展新媒體的主意。
“榕江縣良好的氣候條件,非常適宜種植葛根,想學習短視頻拍攝和直播帶貨,更好地宣傳和推銷葛根。”潘吉元是榕江縣平永鎮喬亥村的葛根種植大戶,初見他時,正在忙著采挖葛根。
(資料圖片)
潘吉元在采挖葛根
今年已經52歲的潘吉元,下定決心開始探索發展新媒體,底氣來自哪里?答案是榕江縣正全力推進新媒體賦能數字經濟產業穩健發展,闖出一條新媒體產業賦能助力鄉村振興的新賽道。
榕江縣是典型的現代農業育苗大縣,曾是國家扶貧開發工作重點縣,現為國家鄉村振興重點幫扶縣,如何將縣里的好資源、好產品走出大山,成了縣里急需解決的難題。
出路在哪里?發展新媒體產業!
榕江縣搶抓數字經濟發展機遇,提出“讓手機變成新農具、數據變成新農資、直播變成新農活”的發展思路,專門出臺多項政策,在推動直播賦能旅游產業、特色農產品、網紅經濟等方面給予直播示范基地、稅收獎勵、授信擔保、創業貼息、辦公用房等方面支持。
單從開展培育培訓來看,榕江縣成立榕江縣榕易職業技能培訓學校,開發榕易拍、榕易剪、榕易編、榕易播、榕易賣、榕易創“六易”教學體系,大力開展“村寨代言人”“千人行動”“萬人計劃”和“致富帶頭人”培育培訓活動,全面強化新媒體知識技能普及力度,園區持續開展免費培訓,實現鄉鎮和園區新媒體人才培訓的“雙向奔赴”。
正是看到榕江縣創新發展新媒體產業的決心,去年以來,北京家鄉來客、貴州山呷呷集團等40余家新媒體公司先后落戶入駐榕江新媒體助力鄉村振興電商產業園,榕江縣為新媒體電商產業人才提供住房近60套。
青年大學生唐勝忠便是其中之一。長期從事新媒體行業的唐勝忠,去年3月決定回到榕江縣創業,開始嘗試用新媒體的方式宣傳、推銷當地的好資源、好產品。
唐勝忠(中)在直播帶貨
回到榕江縣后,唐勝忠帶領10余人的團隊,一頭扎進榕江縣平陽鄉小丹江發展新媒體產業,把村里的魚賣斷了貨。
“今年,我們將響應號召,把重心更多地轉移到產品品牌塑造和新媒體人才孵化上,幫助更多像潘吉元一樣的榕江老鄉吃上新媒體飯。”唐勝忠說。
榕江縣提出,要以市場化、專業化角度全面推動新媒體產業鏈發展,打造“新媒體+旅游”“新媒體+產品”“新媒體+文化”“新媒體+工業”等“新媒體+”矩陣,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產業做大做強、產品做精做優。
下一步,榕江縣將充分利用各項政策機遇的疊加效應,培育鄉鎮電商企業、大力培養直播人才、全力打造垂直賬號、加大基礎設施建設、強化特色品牌打造、大力發展跨境電商、積極打造示范基地,全力推動新媒體產業賦能鄉村振興,助農增收致富。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王法
編輯 張秀云
二審 馮倩
三審 顧海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