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貴州省裝備制造業協會理事會召開,這既是優秀項目的交流會,也是對產業集群再“上臺階”的落實會、部署會。
【資料圖】
據悉,貴州省裝備制造業協會由省內100多家裝備制造業企業組成,主要是為企業搭建交流平臺,推動橫向經濟,協助企業解決問題、打開市場。
圖為貴州興富祥立健機械有限公司。
貴州興富祥立健機械有限公司,是省裝備制造業協會從深圳引進的企業,在黔東南州丹寨縣投產后,產品適用本土市場時遇到了困難。“協會組織專家對公司HFG-400S機床進行技術改進,為其提供更適合市場的技術方向,并銷往湖南深圳等地。”貴州興富祥立健機械有限公司項目經理王德龍對記者,過去企業各自深耕于垂直領域,但如今通過協會搭建領域“橋梁”,打通橫向經濟,興富祥與其他兩家公司達成了合作,采購了興富祥品牌無心磨床。這樣不僅減少需求方成本,也擴大供應方市場。
優秀企業“引進來”,本土企業“走出去”。詹陽動力重工有限公司去年獲得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科技二等獎,“評選過程中協會全力推舉我們,組織院士專家評審,推薦合適的項目申報,并幫助編制所需材料,爭取資金支持。”在詹陽動力技術管理部部長鄭瑜看來,這不僅能擴大企業影響力,還是樹立貴州品牌的好機會。
貴州省裝備制造業協會秘書長黎明杰表示,去年協會成員貢獻的年產值上千億,占全省裝備制造業總產值80%以上,未來協會將開展就地服務,將企業申請流程從兩年半縮短至一年以內,以使企業更順利地進行生產及經營活動。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江婷婷
實習生 高文萱
編輯 管云
二審 陳露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