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記者從2023中國國際大數據產業博覽會官網獲悉,為持續提升工業互聯網創新服務能力,促進數實深度融合,2023數博會定于2023年3月至5月舉辦工業互聯網應用場景大賽。賽事聚焦多主體差異化需求,以推動數字化轉型為主線,挖掘制造業數字化轉型需求和關鍵問題,重點圍繞電子信息制造、鋁及鋁加工、磷化工、醬酒、煤炭、生物醫藥等六大領域征集創新驅動力強、應用成效顯著、復制推廣性強、經濟價值高的工業互聯網解決方案,以應用價值牽引工業互聯網快速發展?,F針對六大賽題設置,開展系列解讀。
(資料圖)
鋁材 資料圖
本期賽題解讀——鋁及鋁加工
貴州省鋁土礦資源豐富,發展鋁工業具備先天優勢。公開資料顯示,貴州鋁土礦保有資源儲量7.6億噸,居全國第三位。貴州省“十四五”規劃綱要中提出,重點發展鋁及鋁精深加工,大力發展鋁箔、鋁線、鋁管、高強度鋁合金、汽車輕量化材料等系列產品。
貴州鋁加工行業總量大,智能化應用場景廣闊。近年來,貴州鋁加工行業創新生產模式,以兩化融合為契機,積極開展數字化改造,積極建設智能制造平臺,推行信息化系統,以點帶面,全面提升鋁加工企業生產管理、運營營銷效率,數實融合取得顯著成效。然而,面對鋁合金工業型材非標產品截面尺寸、造型紛繁復雜的情況,如何實現數字化質檢仍然是當下和將來需要進一步重點探索、攻克的難題。
其中,在擠壓工序是工業級鋁合金型材生產的核心環節,該工序決定了鋁合金產品的幾何形狀與尺寸,是鋁加工過程中控制品質、產量和成本的重要基礎工序。當前,鋁合金非標產品種類繁多,有成千上萬種幾何尺寸規格的型材產品,其主要痛點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一是產品規格多。擠壓車間日均生產超過100噸(約12500支,6米/支)的鋁合金型材,產品規格紛繁復雜。目前擠壓質檢均為人工抽檢,難以保障所有產品的合規。
二是人工檢測效率低下。當前的生產環節中,由于對生產設備的工藝參數無法進行統一標準的控制,加之操作人員的經驗和操作水平參差不齊,即時使用相同設備和模具,不同班次、不同人員生產出來的產品仍存在較大質量差異。
三是檢測設備數據難以集成。需求企業目前配置了阿美特克斯派克光譜儀、大型扭力機、洛氏硬度計等檢測設備,由于檢驗報告類型和格式眾多,效驗標準不一致,導致檢測數據無法進行統一,故尚未打通與企業原有ERP和MES系統的集成,無法開展有效數據利用。
大賽希望借助物聯網手段采集不同檢測設備數據,實時監控設備運行狀態、工藝參數和積壓產品的質量數據,確定統一的、標準化的質檢流程,一改因人為主觀意識導致的產品質量參差不齊現狀。
要求解決方案能夠利用掃描裝置實時采集擠壓工序當中鋁合金型材截面數據,并自動關聯至對應產品CAD原始工藝圖紙進行比對判斷合規。
要求擠壓設備人機一體化,對擠壓機的設備運行狀態和工藝參數進行數據實時采集和處理,利用數字手段確定產品品質標準。
要求大量部署傳感器,利用數據分析發現產生質量變化原因,建立工藝標準庫,確定產品質量標準以及作業標準。
要求建立質量模型,通過數據分析,找出對成品質量產生較大影響的重要工序,對擠壓生產設備和產品截面數據進行降維。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方亞麗
編輯 管云
二審 張恒新
三審 張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