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日,據人民日報海外網??托侣勗襟w報道,美國加州圣馬特奧一家公司研發的飛行汽車,已經與兩家機場簽約,開始試運營。
從公開發布的視頻可以看出,這是一輛黑色純電動汽車,沒有外露螺旋槳,造型上更加貼合傳統設計,擁有四個車輪,前后燈組以及車身,車倉為球形設計。
據悉,該汽車飛行續航為170公里,可以垂直或水平起飛,最多可搭載兩人。該車售價30萬美元(約合人民幣214萬元),目前已獲得3300份預訂單。
我們認為,隨著低空經濟政策逐步放開,垂直起降飛行器有望重構城市短途出行方式,而飛行汽車的商業化進程正為全球提供可復制的運營范本。
我們再來看看國內市場。7月3日,廣汽高域自主研發的首款復合翼飛行汽車 GOVY AirJet成功完成首飛。從公開披露的圖片來看,整體形態更接近于飛機,其采用8軸8槳與雙涵道復合翼構型,兼具固定翼的高效巡航能力和多旋翼的垂直起降靈活性。最大飛行速度250km/h,續航里程 200km,支持 25 分鐘快速補能。此外,GOVY AirJet 還搭載了先進的智能感知、避障和決策系統,能夠精準識別飛行環境,自動規劃安全飛行路徑,有效避免碰撞事故。
近來,飛行汽車領域好消息不斷,各大車企動作頻頻。小鵬匯天的“陸地航母”飛行汽車成功完成全球公開載人首飛,在第十五屆中國航展上收獲了來自全國各地不同行業12家批量預訂意向客戶的2008臺新訂單,這是全球飛行汽車領域迄今為止的最大訂單量。據悉其飛行汽車制造基地正在建設中,規劃年產能1萬臺,預計明年第三季度竣工,2026年完成量產交付。
此外,長安汽車也在廣州車展上宣布,未來五年內計劃投入超500億元布局海陸空立體交通方案和人形機器人,在飛行汽車領域,將同步開展低空飛行器和飛行汽車兩種形態的產品及其產業,2026年前推出長安飛行汽車產品。
此外,吉利和奇瑞同樣在低空領域大展拳腳,近期吉利控股接團計劃注資約6.88億元人民幣收購德國飛行出租車初創公司Volocopter的85%股份,奇瑞在2024全球創新大會上展示了正在研發且已成功試飛(試飛距離約80公里)的飛行汽車原型機。
飛行汽車市場的蓬勃興起,折射出其背后所蘊含的巨大市場空間。低空經濟正被廣泛視為“千米空域、萬億規模”的新藍海,逐步成長為中國經濟的重要新引擎。據高工產業研究院(GGII)數據,市場空間上,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5059.5億(同比33.8%),2026年預計破萬億(10644.6億),2030年達2.5萬億,2035年有望3.5萬億;全球eVTOL2030年預計1.85萬億,中國占6445億。
方正富邦基金經理吳昊稱,這一產業不僅具備清晰的頂層戰略規劃,更獲得持續而有力的政策支持,絕非短暫的市場熱點,而是國家層面明確鼓勵的中長期重點賽道,非常值得長期布局與耐心持有。
當然,作為仍處于從0到1階段的新興產業,低空經濟短期內難免會受到市場情緒和板塊輪動等因素的擾動,走勢可能呈現波動上行特征。因此,我們建議投資者以更理性、更長期的視角對待這一領域,適當淡化短期波動,著眼于其未來的成長潛力與戰略價值。
風險提示:投研觀點不代表公司立場,不構成投資建議,不代表基金實際持倉或未來投向保證。觀點具有時效性。
免責聲明:市場有風險,選擇需謹慎!此文僅供參考,不作買賣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