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
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最新物價數據顯示,4月份,CPI環比下降0.1%,同比上漲0.1%。扣除食品和能源價格的核心CPI環比由上月持平轉為上漲0.1%,同比上漲0.7%,漲幅與上月相同。受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波動及上年同期對比基數較高等因素影響,PPI環比下降0.5%,同比下降3.6%。
↑ 圖片來源:統計局官網
4月份,CPI同比漲幅比上月回落0.6個百分點。其中,食品價格同比上漲0.4%,漲幅比上月回落2個百分點。食品中,禽肉類、鮮果、食用油和豬肉價格分別上漲6.7%、5.3%、4.8%和4%,漲幅均有回落;鮮菜價格下降13.5%,降幅擴大2.4個百分點。非食品中,服務價格上漲1.0%,漲幅擴大0.2個百分點,其中出行類服務恢復較好,飛機票、賓館住宿、旅游和交通工具租賃費價格漲幅在7.2%—28.7%之間;工業消費品價格下降1.5%,降幅擴大0.7個百分點,主要是能源價格回落較多,其中汽油和柴油價格分別下降10.6%和11.5%,降幅分別擴大4.0和4.2個百分點。
如何正確看待當前國內物價階段性低位運行?首先要看到,這主要是輸入性、周期性、季節性等因素疊加的結果,特別是去年同期高基數產生了重要影響。從CPI看,鮮菜、汽柴油、燃油小汽車三項產品價格同比下降較多,是CPI低位運行的主要原因。從PPI看,主要也是基數效應引起的。受地緣政治沖突等因素影響,去年同期全球大宗商品價格大幅上漲,并對我國產生輸入性影響。今年以來PPI總體是在高基數水平上的回落,不少大宗商品的絕對價格仍然高于過去幾年均值。
更要看到,當前我國經濟發展呈現回升向好態勢,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消費市場活力加快釋放。與經濟運行的先行指標相比,物價指標存在一定的時滯。剛剛過去的“五一”假期,居民出行意愿強烈,消費熱情高漲,消費市場保持較快增長。綜合物價運行本身、經濟基本面以及消費、金融等其他指標來看,當前物價走低是階段性的,隨著經濟運行持續好轉,市場需求進一步恢復,物價運行也會相應回歸合理水平。(熊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