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聯社8月17日訊(記者封其娟)博時基金旗下固收大將,半個月內已逐步“清倉”全部在管的9只產品。
因個人原因,何平已于8月14日同時卸任3只中長期純債產品,即博時富源純債、博時富澤金融債、博時聚源純債。因崗位調動,何平先于7月25日卸任2只產品,后于7月31日卸任4只產品。完成這一系列密集的卸任操作后,何平在博時基金的任職時長剛滿三年。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資料顯示,何平2022年8月加入博時基金,已擁有超19年證券從業經驗,此前先后供職于農業銀行總行、中信銀行總行。截至今年二季度末,何平旗下9只產品在管總規模為337.01億元。
據choice統計,何平是博時基金今年以來離職的第2位債基基金經理。7月29日,萬志文也完成了“清倉式”卸任并在中基協完成相關注銷手續。離任前,萬志文在管多只債券指數型基金。
值得一提的是,自2023年起,博時基金原固收“靈魂人物”邵凱及多位固收核心骨干相繼加入中歐基金。這一“組團式”跳槽已對公司固收團隊的穩定性與整體實力形成一定沖擊。
實際上,公募行業固收基金經理流動性愈加顯著。近年來,出現基金經理卸任的產品中債基占超四成,其中中長期純債基金卸任情況最多。
博時又一債基基金經理“清倉式”卸任
半個月內,何平先后卸任了9只產品。公告披露,8月14日卸任的博時富源純債、博時富澤金融債、博時聚源純債,已分別由李秋實、王帥、胥藝接任管理;自7月25日卸任后,何平此前獨管的博時富匯純債3個月定開、博時裕乾,目前已分別由李俏、顏靈珊接任管理;自7月31日卸任后,原由何平、余斌共管的博時智臻純債,目前由余斌、李俏共管;博時裕昂純債、博時裕通純債3個月定開今年2月增聘基金經理李俏,現均由李俏獨管;博時裕瑞純債去年4月增聘基金經理李秋實,現由李秋實獨管。
截至二季度末,余斌、李秋實、王帥、胥藝、顏靈珊、李俏分在管規模分別為96.94億元、396.97億元、128.43億元、31.24億元、28.76億元、88.2億元。僅以二季度末數據而言,經由此次接任,余斌、李俏在管規模將突破百億規模,李秋實在管規模更將突破四百億元。
中基協顯示,當前何平從業資格仍登記于博時基金,但該公司基金經理、投資經理現任名單中已無何平。據choice統計,何平是博時基金今年以來離職的第4位基金經理,也是第2位債基基金經理。
均因個人原因,李洋、楊永光、萬志文先后完成“清倉式”卸任。離任前,萬志文在管產品多為債券指數型基金,另外2位在管產品多為靈活配置型基金。據查,博時基金登記在冊的員工已無該3人相關信息。
一直以來,博時基金被視為公募行業公認的“固收大廠”。今年二季度末,博時基金公募資管總規模為1.08萬億元,較一季度末增長542.12億元。細分來看,二季度末博時基金旗下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權益基金的資管規模分別為4590.27億元、4196.5億元、1237.99億元。
但近年來,博時基金固收團隊出現了較為明顯的人員離職情況,多名核心成員轉投同業。
2023年至2024年間,邵凱、陳凱楊、鄧欣雨、黃海峰、王申等原博時基金固收核心主力相繼加盟中歐基金,形成行業矚目的團隊式遷移。天眼查顯示,中歐基金的員工持股平臺上海睦億投資管理合伙企業(有限合伙),陳凱楊、邵凱各認購3.5%合伙份額。
年內1470只產品換基金經理,債基占超四成
何平的密集卸任并非孤例,今年以來,公募固收領域多位資深基金經理出現“清倉式”卸任。
據wind統計,在剔除清盤因素后,截至8月16日,今年以來已有1470只產品出現基金經理卸任。這一數據延續了近年來基金經理離任頻次持續居高的行業趨勢:2024年全年有2213只產品出現基金經理卸任,涉及1114位基金經理;2023年全年有2009只產品出現基金經理卸任,涉及1018位基金經理。
從投資類型看,年內出現基金經理卸任的1470只產品中,數量排名前五的依次是中長期純債基金、偏股混合基金、靈活配置型基金、被動指數基金、偏債混合基金,分別有277只、246只、197只、173只、114只。整體來看,債券型基金在其中占比超四成。
這并非今年特有現象,2023年、2024年基金經理卸任的債券型基金占比同樣超四成。
有業內人士指出,債券基金則因規模龐大、策略趨同,容易形成“一拖多”的模式。此類管理架構下,基金經理離任往往觸發產品批量交接。
今年以來,原南方基金基金經理黃斌斌已累計卸任12只債券基金。因個人原因,黃斌斌于7月11日“清倉”旗下全部10只債券基金,其中包括8只中長期純債基金和2只短期純債基金。6月27日,黃斌斌已因工作調整卸任了南方振元、南方賢元一年2只二級債基。
因個人原因,原平安基金固收大將段瑋婧已于5月22日清倉卸任7只產品。時隔1年零2個月,段瑋婧成為平安基金第二位離任的固收大將。去年3月,周恩源從平安基金跳槽至大成基金,擔任固定收益總部總監。
4月初,馬龍在卸任最后一只產品時,公告稱將“另有任用”。但不久后,馬龍就從招商基金離職,5月便加盟天弘基金。自年初起,馬龍在招商基金累計卸任5只產品。馬龍2012年11月加入招商基金固定收益投資部,供職已超12年。在管規模曾在去年年中達到876.18億元的歷史峰值。
華安基金“固收一姐”孫麗娜因個人原因,今年3月卸任全部在管7只產品。以去年年末數據而言,這7只合計管理規模達2999.26億元,在華安基金公募6591.69億元總規模中占比45.5%。
也因個人原因,安信基金固收+名將張翼飛已于7月離任,并卸任9只在管產品。離任前,張翼飛在管總規模為321.92億元。據記者了解,張翼飛的下一站或是私募。在致投資者的一封信中,張翼飛也提及將繼續從事資產管理行業,以正確的方式做正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