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打草稿,就能直接寫出一手如同打印機打印出來的字體——近日,貴港男子謝家海在墻體繪字的視頻火了,獲贊無數(shù)。
(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11月18日,謝家海接受南國早報記者的采訪,講述了自己寫得一手好字背后的故事。
無師自通,成為“行走的印刷機”
謝家海是廣西貴港覃塘人,今年46歲,一開始他并不會墻繪。因為從小就對美術(shù)、音樂有著濃厚的興趣,初中畢業(yè)后,他去貴港文化館讀了3年的圖音專業(yè)。
1997年,他通過選拔,進入一家私人廣告公司當小工,負責條幅字的粘貼。
“那時候電腦打印橫幅很貴,全部是靠人工將寫好的字割出來粘到布上。”在工作中,謝家海觀察專門負責寫字的老師傅,將老師傅寫的字記住,空閑時就用粉筆在地上練字。
謝家海說,沒有師傅教寫字,但自己對字比較敏感,自行領(lǐng)會了字的結(jié)構(gòu)。
有一次,老師傅請了病假,老板舍不得花錢用電腦打印橫幅,就讓謝家海上手寫字試試,沒想到他順利完成了。最后,老板讓他接手了寫字的工作。
1998年,謝家海離開廣告公司開始從事墻繪工作。
到了2002年,他開始不打草稿直接上手寫字,至今已有20年時間。
除了上述視頻中的字體,謝家海還能寫好宋體、隸書等,“只要電腦上打得出來的字體,我都可以臨摹到墻上去”。
▲視頻截圖。
一把刷子刷出幸福生活
2017年以前,謝家?;径荚趶V西各地奔走刷商業(yè)廣告,也曾到過云南、湖南、廣東等地刷廣告。隨著家鄉(xiāng)宣傳標語需求量的增加,2017年以后他就很少跑外地做墻繪了。
謝家海說,從事墻繪24年,他已經(jīng)買了車子和房子,閑暇之余能幫助家人做事,還能自己種點東西,他對此很知足。
如今,他帶領(lǐng)著一個5人的墻繪團隊,專接廣告?zhèn)髅焦镜挠唵巍?/p>
發(fā)短視頻在網(wǎng)絡走紅
今年9月7日,謝家海在社交平臺上發(fā)布了一條墻繪視頻,引來網(wǎng)友圍觀,獲得1.9萬個點贊。網(wǎng)友稱贊他“用一把刷子做兩把刷子的事”“行走的印刷機”。
視頻中,謝家海在墻面上下兩頭各畫一條線定下字的大小,量好總長定好字間距,接著就在墻上一揮而就。據(jù)介紹,根據(jù)畫的版面和內(nèi)容而定,他需要十分鐘到五個小時不等的時間來進行創(chuàng)作。
▲謝家海在進行墻繪工作。視頻截圖
謝家海的的墻繪技術(shù)火了之后,接到的訂單增加了不少,甚至有外地的訂單,但他沒接,平均下來一個月收入五六千元。
此外,還有不少人想跟他拜師學藝,但他都婉拒了。他認為自己沒有系統(tǒng)性的理論,擔心教不好。但他希望能有更多人了解墻體板字并且喜愛它,書法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重要的一部分,我們要堅守自己的文化陣地。
謝家海早已習慣了這種風吹日曬的工作狀態(tài)。他說:“有工作我會一直干,不想放棄,直到老去?!?/p>
來源丨南國早報見習記者 李大和